1.河北李洛能先生,37歲,認真練武。十年後成為形意拳大師,有“神拳”之譽!
2.天津霍元甲先生,從小看著父親和哥哥習武,努力改進,創造了失傳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3.山東王朗先生在大賽失利後看到壹只螳螂與壹只蟬搏鬥,受到啟發,努力創作螳螂拳三年!
4.武當張三豐先生先學少林,後從外地人變成圈內人。經過多年的研究和了解,他創立了聞名天下的武當拳!
5.少林覺民和尚善用鐵筷子,能亂持對方射出的利箭。誰能想到他只跟蒼蠅蚊子練了幾年?..
成語的例子
努力學習
晉代人孫敬為了不打瞌睡,每天晚上都把壹根繩子綁在頭發上,另壹端綁在房梁上。每當他的頭耷拉下來,繩子就會把他叫醒,醒來後繼續看書。就這樣,他成了壹個用懸梁防止自己睡著的名人。同樣是間諜的蘇秦,因為在秦出不了官,壹直被別人看不起。所以他決定爭口氣。從那以後,他努力學習,廢寢忘食。每當深夜,四周靜悄悄的時候,蘇秦就已經頭暈目眩,總想睡覺。他馬上用錐子刺大腿,感覺疼痛,人就醒了。這就是蘇秦,壹個用刺股票來喚醒自己的名人。
在墻上鉆了壹個洞,以便從鄰居家采光
再比如西漢的匡衡。他家很窮,但是他很喜歡讀書。然而,晚上他家沒有油點燈,鄰居的房間裏點著壹盞燈,所以匡衡在墻上挖了壹個洞,借著從洞裏出來的光看書。這就是“挖墻腳借光”的故事。
雞鳴起練劍――勤奮自律
晉代的祖逖是壹個心胸開闊、胸懷大誌的人。但他小時候是個調皮的男孩,不愛讀書。進入青年時期,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匱乏,覺得不讀書就不能報效國家,於是開始努力讀書。他博覽群書,認真研究歷史,於是開始發奮讀書。我從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曾多次出入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皇帝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時,有人推薦他當律師,但他不同意。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後來,祖逖和他的童年好友劉琨擔任了泗州主簿。他和劉琨感情很深。他們不僅同床共枕,而且有著相同的崇高理想:建功立業,振興晉國,成為國家棟梁。有壹次,在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了公雞的啼叫。他把劉琨叫醒後,對他說:“別人都覺得半夜聽到雞叫不吉利。我不這麽認為。我們以後聽到雞叫就起來練劍怎麽樣?”劉琨欣然同意。於是每天公雞打鳴後,便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去夏來,永不停息。好事多磨。經過長期艱苦的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寫好文章、能帶兵打勝仗的多面手。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成為掌管河北、幽州三州軍務的統帥,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文采和軍事才能。
不斷的打磨把鐵棒變成了針;滴水穿石;水滴石穿
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他不好好學習,想退學。壹天,他遇到壹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在山腳下的小溪邊磨鐵杵。李白問她在做什麽,老婆婆回答說:“把鐵杵磨成針。”李白不相信。他笑著對她說:“鐵杵能磨成針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婆婆告訴他這個道理。李白馬上帶路。從此,他努力工作,終於明白了“成功自然來”的道理。
外國例子
愛迪生發明了燈泡
1878年,愛迪生決定制造便宜、耐用、安全、方便的電燈。首先他把碳絲放在壹個玻璃泡裏,但它只亮了8分鐘,於是他先後換了1600種材料。有壹次,愛迪生偶然想到把棉紗燒成木炭,就試了壹下。不出所料,燈泡的壽命延長到了45小時。雖然取得了壹點點成功,但愛迪生繼續研究,研制出了壽命為1200小時的竹制燈泡。直到1906,愛迪生改用鎢絲,提高了燈泡的質量,壹直沿用至今。
居裏夫人發現了鐳。
從65438年到0897年,居裏夫人研究放射性物質。為了提取壹種別人不知道的放射性物質,她得到了壹噸可能含有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冶煉、溶解、沈澱、分析都在院裏進行。歷時三年零九個月,終於從數噸礦渣中提取出壹種名叫鐳的新物質,這項研究也為她贏得了諾貝爾獎。
林肯練習說話。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也是如此。他的成功在於他從年輕時就刻苦練習演講口才。為了成為壹名律師,他經常步行30英裏到壹個法庭去聽律師的辯護,看他們如何辯論。他壹邊聽著政治家和演說家慷慨激昂的演講,壹邊模仿他們。回來後,向他們學習,反復練習對樹林和玉米說話。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終成為壹名能言善辯的律師,並最終步入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