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不愛讀書。他經常逃學,在街上遊蕩。
有壹天,李白又沒去上學。他在街上閑逛,四處張望,不知不覺到了城外。和煦的陽光,歡快的鳥語,隨風搖曳的花朵,讓李白感嘆:“這麽好的天氣,整天在屋裏讀書,多無聊啊?”
走著走著,在壹間破舊的小屋門口,坐著壹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磨著壹根棍子那麽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說:“老婆子,妳在幹什麽?”
"我要把這個鐵杵磨成繡花針."老婆婆擡頭對李白笑了笑,然後低下頭繼續磨。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麽粗,什麽時候才能磨成細繡花針?”
老婆婆問李白:“滴水能穿石,愚人能移山,為什麽鐵杵不能磨成繡花針?”
“可是,妳這麽老了?”
“只要我比別人努力,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李白為老婆婆說的話感到羞恥,所以回去後再也沒有逃學。他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學習,最終成為了壹名不朽的詩人。
(2)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壹個心胸開闊、有抱負的人,但他是壹個淘氣的孩子,小時候不愛讀書。進入青年時期,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匱乏,覺得不讀書不能報效國家,於是開始大力讀書。他博覽群書,認真研究歷史,於是開始發奮讀書。他博覽群書,認真研究歷史,從中他學到了豐富的知識。他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他曾數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壹個能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的人才。當祖逖24歲時,他被推薦成為壹名律師。他拒絕了,但還是孜孜不倦地學習。
後來,祖逖和他的童年好友劉坤壹之壹起擔任了泗州的總簿記員。他和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同床共枕,而且有著共同的崇高理想:建功立業,振興晉國,成為國家棟梁。
有壹次,在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了公雞的啼叫。他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覺得半夜聽到雞叫不吉利。我不這麽認為。我們以後聽到雞叫就起來練劍怎麽樣?”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來練劍,劍飄動,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去夏來,從未停歇。好事多磨,經過長期艱苦的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寫好文章、能帶兵打勝仗的多面手。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當上了統帥,掌管三州、河北、幽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文采和軍事才能。
遲到總比不到好
這個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臣叫莊辛,有壹天對楚襄王說:“妳在宮裏,左邊是周侯,右邊是夏侯;妳出門的時候,延齡君和壽景俊壹直跟著妳。妳和這四個人特別講究奢華放蕩。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湖北省江陵縣北)必危矣!”
王祥聽到這些後非常不高興。他生氣了,罵:“妳瘋了嗎?故意說這些陰險的話迷惑人?”
莊辛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實在覺得事情壹定要發展到這壹步,不敢故意說楚有什麽不幸。”
如果妳壹直重視這個人,楚國壹定會滅亡。既然妳不相信我,請允許我躲在趙看看會發生什麽。“莊辛在趙住了五個月,秦真出兵侵楚,被迫流放陽城(今河南隰縣西北)。這才讓莊信的話聽起來不錯,於是我趕緊派人把莊信找回來,問他有什麽辦法。莊辛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狗,還不晚;“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盲人摸象
據古印度佛經記載,古印度有壹個小國,它的國王叫鏡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向佛祖祈禱,非常虔誠。但當時國內很多人迷上了他們的說教,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王想讓他的臣民皈依佛門,於是他想出了壹個主意:用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王報告說:“陛下,您吩咐的那個瞎子已經被帶到殿前了。”鏡王說:“妳明天壹早就把盲人領到大象園,讓他們每個人只能摸到大象身體的壹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到宮殿前的廣場。”
第二天早上,鏡王召集所有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皇宮前的廣場上。人們在竊竊私語,沒有人知道國王要宣布什麽重要的事情。很快,使者就把盲人領到了鏡王的高座上,廣場上的人頓時安靜下來。鏡王問盲人:“妳們都摸過大象嗎?”盲人們異口同聲地說:“我摸到了大象!”"鏡子國王補充道,"妳們每個人告訴我大象長什麽樣!" "摸著大象腿的瞎子首先站起來說:"告訴開悟的君主,大象就像壹個裝滿顏料的大桶。"摸著大象尾巴的瞎子說:“陛下,大象應該像掃帚。”摸著大象肚子的瞎子說:“陛下,大象真像鼓。”後來摸大象頭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大象牙的說大象像角,摸大象尾巴後面的說。摸大象耳朵的都說大象像簸箕。最後,摸著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英明的國王,大象真像壹根粗繩子。”壹群盲人分成幾組,吵來吵去,說自己對,說別人錯。他們又來找王千爭辯,“陛下!大象真的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對此大笑,鏡王看著眾人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5)等他。
相傳戰國時期,宋朝有個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萬壹饑荒,他會挨餓。他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太懶太膽小。他懶惰,害怕壹切,總想迎接送上門的意外財富。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壹天,他正在田裏犁地,周圍有打獵的人。叫喊聲四處波動,受驚的小獸拼命奔跑。突然,壹只兔子,不偏不倚,撞到了他的田根。
那天,他吃了壹頓美味的飯。
從那以後,他就不種地了。壹整天,他守護著神奇的樹根,等待著奇跡的出現。
(6)鼓勵幼苗。
從前,宋國有個農夫,他認為自己田裏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憂心忡忡。壹天,他拿著鋤頭下到田裏。他覺得稻秧好像根本長不大,就苦思如何讓稻子長高。
突然,他靈機壹動,卷起褲腿,毫不猶豫地跳進稻田,開始把每壹棵秧苗拔高。晚上,農夫終於完成了他自認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訴妻子:“我告訴妳壹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今天想到了壹個好主意,讓我們田裏的稻秧長高了很多。”農夫的妻子半信半疑,給兒子打了電話。這是怎麽回事?兒子聽說家裏的水稻長高了,興奮地飛到田裏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已經長高了,卻壹棵壹棵地垂下來,快要枯萎了。
(7)買竹簡還珍珠。
壹個楚國人,他有壹顆美麗的珍珠,打算賣掉它。為了賣個好價錢,他認為有了高貴的包裝,珍珠的“身份”自然就上升了。
楚人找到了價值不菲的木蘭,請來能工巧匠,為珍珠(也就是竹簡)做了壹個盒子,用桂皮香料熏制盒子。然後,在盒子的外面刻上許多美麗的圖案,並在裏面鑲上美麗的金屬花邊。它看起來閃閃發光,真是壹件精致美麗的工藝品。
就這樣,楚人小心翼翼地把珍珠裝在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達市場後不久,許多人聚集在壹起欣賞楚門的盒子。阿正人把盒子拿在手裏,久久不能放下。最後,他出高價買下了楚門的盒子。交完錢,鄭滿提著箱子往回走,但沒走幾步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滿後悔還了。還沒等他想完,鄭曼已經來到了楚人面前。我看到鄭滿會打開盒子。妳在盒子裏留了壹顆珍珠,我特地回來還妳。”於是鄭把珍珠交給楚人,然後低下頭,壹邊欣賞著木盒,壹邊往回走。
楚人拿著歸還的珍珠尷尬地站在那裏。他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沒想到精致的外包裝超過了盒內的價值,讓楚人哭笑不得。
(八)湊數。
據《韓非子》說,齊宣王愛聽吹牛,他喜歡談排場。有300個人替他吹吹風。他經常讓這300個人壹起為他吹吹風。有個南國先生根本吹不了吹。看到這個機會,他去了齊宣王,並要求加入吹球隊。
齊宣王死後,齊敏國王繼承了王位。不像齊宣王,他不喜歡聽每個人和他壹起玩。相反,他喜歡壹個壹個地請人陪他玩。南郭先生聞訊,只好跑開,不敢再裝成和他壹起玩的人。
(9)跟著地圖走。
孫楊,春秋時期秦國人,據說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馬專家。他壹眼就能看出馬的好壞。因為據說伯樂是天上負責管理馬匹的神,所以人們稱孫楊為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己豐富的馬知識經驗編成了壹本書《相馬經》。在書中,他寫了千裏馬的各種特征,並畫了許多插圖,供人們了解馬時參考。
伯樂有壹個智力很差的兒子。他看了父親的《香馬經》,想出去尋找壹匹千裏馬。他看《香馬經》時說,“千裏馬的主要特點是額頭高,眼睛大,蹄子像疊起來的酒塊”,就拿著書出去試試眼力。
不遠處,他看到壹只大蛤蟆,趕緊捉住它,告訴父親:“我找到壹匹好馬,跟妳書《相馬經》裏說的差不多,只不過它的蹄子不像是疊起來的酒塊!”
伯樂看著兒子手裏的大蛤蟆,不禁又好笑又生氣。他幽默地說:“這‘馬’愛跳,不會騎!”
(10)邯鄲學步
傳說兩千年前,燕國守陵有個少年。不知道他姓什麽就叫他守陵少年吧!
這個年輕的守陵不愁吃穿,從外貌上來說也算中產,只是缺乏自信。他常常無緣無故地覺得自己什麽都不如別人——衣服好,菜香,人優雅。他看到什麽就學什麽,但總是做不好,不知道自己應該是什麽樣子。
他的家人勸他改變這個問題,他認為是因為家人太在乎了。
親戚鄰居都說他是熊掰棒子,他根本不聽。久而久之,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又蠢又醜。
有壹天,他在路上遇到幾個人有說有笑,只聽有人說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很美。他壹聽,急了,急忙上前壹探究竟。沒想到,那些人看到他,笑著走了。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有多美?他無法想象。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壹天,他瞞著家人去了遙遠的邯鄲學步。
到了邯鄲,處處覺得新鮮,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孩子們走路,他覺得活潑,漂亮,有學問。看到老人走路,他覺得穩了,有學問了;看女人走路,搖搖晃晃的學,就這樣,半個月後,他連路都走不動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回去。
井底之蛙
《莊子·秋水》講的是壹只淺井青蛙和壹只東海烏龜的故事。壹天,壹只淺井裏的青蛙在東海看到了壹只大海龜,高興地對它說:“我太高興了!出來的時候在井邊蹦來蹦去,進去的時候在墻磚縫裏歇息;當我跳進井裏時,水浸濕了我的腋窩和臉頰;遊到淺的地方,泥湯就沒了腳。我擁有壹口水井,螃蟹和蝌蚪都比不上我。要不妳下來看看?”
東海龜來到井邊,左腳還未入,石膝已被卡住。東海的烏龜慢慢地退了出來,然後告訴淺井裏的青蛙大海是什麽樣子的:“用千裏之外之類的話來解釋大海的浩瀚是不夠的;用“壹千米之高”這個詞來衡量它的深度是不夠的。商湯八歲早上七點的時候,海水並沒有減少多少……”淺井裏的綠青蛙目瞪口呆,驚恐萬分,但如果他失去了什麽,他不認為還有比它的井更大的世界!
(12)葉龔浩龍
魯哀公經常告訴別人他是多麽渴望人才,喜歡有知識有才華的人。有壹個叫的人,聽說非常歡迎有才能的人,就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魯國,要求見。
在魯住了七天,但他沒有等到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他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為了趕時髦,向其他君主學習。他沒有把前來求見的張子當回事,早就把這事忘了。張子非常失望和生氣。他在魯哀公給司機講了壹個故事,讓司機講給魯哀公聽。
然後,張子悄悄地離開了。
終於有壹天,魯哀公想起來要壹把螺絲刀,打算讓他的馬車夫把螺絲刀拿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已經走了。”
魯哀公感到困惑。他問車夫:“他不是來找我的嗎?怎麽又走了?”
於是車夫把張子留下的故事告訴了魯哀公。故事是這樣的:
有壹個叫葉的人,總是吹噓自己多麽喜歡龍。他在衣服掛鉤上畫龍,在酒具上刻龍,在家裏和臥室裏到處都刻龍。天上的真龍得知葉高姿如此喜歡龍,非常感動。有壹天,真龍落在葉的家裏,他把頭伸進窗戶參觀,在大廳裏拖著尾巴。葉對很有意見。
(13)偷耳鈴
春秋時期,晉國貴族智伯滅了範。有人趁機跑到範家,想偷東西。他看見院子裏掛著壹座大鐘。這座鐘是用上好的青銅制成的,它的形狀和設計非常漂亮。小偷非常高興,想把這只漂亮的鐘帶回他的家。但是鐘又大又重,他搬不動它。他想了想,只有壹個辦法,那就是打破它,然後。
小偷找到壹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砰的壹聲巨響,把他嚇了壹跳。小偷慌了,覺得這樣不好。這噪音不就等於告訴人家我在這裏偷鐘嗎?情急之下,他撲到鈴鐺上,張開雙臂想蓋過去,可是鈴鐺怎麽蓋呢?鐘聲仍在遠處回蕩。
他越聽越害怕。他自由地收回雙手,試圖捂住耳朵。“咦,鈴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很高興。“精彩!捂不住耳朵就聽不到鐘聲!”他馬上找來兩個布球塞住耳朵,以為沒人能聽到鐘聲。於是他壹松手,把鐘砸了,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鈴聲沖進來,抓住了小偷。
(14)矛盾
楚國有壹個賣武器的人,他去市場上賣矛和盾。
很多人都來看,於是他舉起盾牌,向大家吹噓道:“我的盾牌是世界上最強的,再鋒利再鋒利也刺不穿!”
然後,賣武器的拿起另壹支矛,吹噓道:“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鋒利的。再堅固結實也擋不住它的戳。只要碰到它,呵呵,馬上就刺穿了!”他得意極了,又大喊:“快來看,快來買,世界上最堅固的盾和最鋒利的矛!”"
這時,壹名觀眾上前,拿起壹支矛和壹面盾問道:“如果用這支矛去戳這個盾呢?”“這——”圍觀的人壹開始都楞住了,但突然哄堂大笑,散去了。
賣武器的人背著矛和盾走了。
水滴穿透石頭。
宋朝時,張怪牙在重陽任縣令。那時候,士兵辱罵將軍、小官侵官是常事。張成雅認為這是壹件不正常的事情,並下定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壹天,他在衙門附近巡邏。突然,他看到壹個小官員慌慌張張地從金庫裏走出來。張成雅攔住小官,發現他頭巾下藏著壹文錢。這個小官員猶豫了很久,才承認是他從政府軍那裏偷的。張承亞把小官帶回大堂,命人拷問。小官不服氣:“壹分錢不算什麽!妳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承亞大怒,判刑:“壹日壹元,壹日壹千,壹繩鋸柴,壹滴水穿石。”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承亞在課堂上斬首了這個小官。
(16)向他人學習。
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壹的是春秋時期的越南人。她的壹舉壹動都很吸引人,但她身體不好,心痛。
有壹次,她在河邊洗衣服後準備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因為胸痛把手放在胸前,於是皺起了眉頭。雖然她看起來很不舒服,但她遇到的村民都稱贊她,說她比平時更漂亮。
同村有個姑娘叫東施。因為她長得不好看,他看到村裏的人都誇石的挽手漂亮,於是他也學石那樣捧著她的胸,皺著眉頭,慢慢地走在人前,以為會有人誇她。她本來就很醜,還故意模仿施的動作,讓人更加反感。有人看見後,她趕緊關上門。有的人趕緊把老婆孩子拉走,看不起東施的程度比以前更甚了!
(17)低薪服務。
春秋時期,吳越和中國相鄰,經常打仗。有壹次,吳王帶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古靈擊中,重傷而死。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三年後,夫差帶兵攻打嶽,為父報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富教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守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他圍困在會稽山。形勢非常危急。這時,勾踐聽從大夫的計劃,準備了壹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把他送給吳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他求情。吳王終於同意了勾踐的計劃。
但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可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吳王卻不聽。
越王勾踐帶著妻子去了吳國。他們住在福查父親墓旁的石屋裏,還養馬。每次夫差出門,勾踐總是畢恭畢敬地拿著鞭子跟著他。後來,吳王夫差病了。為了表示對夫差的忠誠,勾踐親自品嘗了夫差的大便,以便判斷夫差痊愈的日期。夫差患病的日期與勾踐的預測相吻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忠心耿耿,就把他和妻子放回了嶽。越王勾踐回國後,決心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在柴火上,在那裏掛著苦水,以示不忘國恥和苦難。經過十年的積累,越國終於由弱國變為強國,並最終打敗了忍辱自殺的吳國。
(18)夜郎自大
漢朝時,西南有個小國叫夜郎。雖然它是壹個獨立的國家,但它的領土很小,人民很少,它的產品更是少得可憐。但由於夜郎是鄰近地區最大的國家,從未出過國的夜郎王認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
壹天,夜郎國的國王和他的部下在邊境巡邏時,他指著前方問道:“這裏哪個國家最大?”為了迎合國王的意願,屬下說:“當然是最大的夜郎國了!”"走著走著,國王擡頭看著前面的高山問道:"天底下還有更高的山嗎?這些人回答說:"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了。"
後來,當他們來到河邊時,國王問道:“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他的下屬們還是異口同聲地回答:“陛下說得太對了。”從此,無知的國王認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有壹次,漢朝派使臣去夜郎,路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臣:“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信使嚇了壹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竟然愚昧無知,認為可以和漢朝相提並論。但他沒想到使者後來來到了夜郎國。驕傲無知的國王不知道他統治的國家在漢朝只有壹個縣左右的大小,所以他甚至不知道怎麽去問使者:?漢朝和我國哪個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