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哪個成語描述了張亮的成就?

哪個成語描述了張亮的成就?

當劍鋒利的時候就揮舞它――時機成熟時就采取行動

解讀:在士兵精神飽滿的時候及時使用。比喻雖然可行而且及時。

秦末,劉邦和項羽各率領壹支起義軍來到秦的都城鹹陽。壹開始,他們約定誰先攻下函谷關,誰就是王。依靠謀臣的智慧和膽識,劉邦壹舉攻占鹹陽,滅秦,壹時士氣大振。不久,項羽率領兵馬來到函谷關,聽說劉邦已經先攻鹹陽,勃然大怒,準備調動大量兵馬攻克劉邦。項羽是馬莊的強兵。雖然只有40萬兵馬,卻號稱百萬,而且規模龐大。劉邦的兵馬雖然號稱20萬,但實際只有10萬。現在項羽鐵了心要除掉實力絕不是對手的劉邦。項羽的叔叔叫項伯,是劉邦的謀士張亮的好朋友。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偷偷跑去告訴張亮,並建議張亮早點逃跑,以免與劉邦壹起白白死去。但是張亮認為在這個時候逃跑是不仁慈和不公正的。而是帶著項伯去見劉邦,向劉邦匯報了此事。劉邦找項伯向項羽說情,表明自己進入鹹陽後,所有財產都被查封,壹心壹意等著項羽收下,卻不敢反對項羽。項伯回國後,向項羽轉達了劉邦的話。項羽化怒為喜,領兵進鹹陽。然後自稱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把他趕出鹹陽。劉邦帶著隊伍來到了南鄭。部隊裏的人沒有著落,很多山東人思念家鄉。看到劉邦不靠譜,他們開小差逃跑了。當時劉邦有壹個管糧草的小官叫韓信。他是個勇敢的人,得不到劉邦的重用,就趁機逃跑了。劉邦的謀士蕭何聽說後,連夜追趕韓信,苦口婆心地勸他留下。韓信回來後,劉邦采納了蕭何的建議,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邦問韓信:“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麽辦?”韓信分析了形勢,指出項羽實質上是限制了劉邦的發展,降低了劉邦的地位。接著他信心滿滿地說:“我軍山東官兵日夜想早日回到家鄉。這支部隊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們應該設法與項羽決戰,扭轉目前的局面。”劉邦聽後喜出望外,當即下令韓信領兵出征。在韓信的指揮下,打了壹場勝仗,提高了劉邦軍隊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