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雖然不是成語,但是也有這個說法。
[王海富牛]
商人用馬驅趕出去進行貿易,開了歷史先河,經濟率先快速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器皿等等開始比其他部落先進。商部落因為實力強大,逐漸向北發展,勢力延伸到黃河以北。傳給海(海是壹個名字,因為他成了部落首領,人們在談論他的時候,總要在名字前面加上“王”字,就叫王海)。當海是商部落的首領時,馬的使用遇到了麻煩。
當時馬是從西北很遠的地方搬來的,對當時中原的生活環境並不適應。此外,馬匹勞動繁重,難以飼養。漸漸地,馬匹少了,拉車、運貨、打仗都極度不足。王海很擔心這件事,解決這個問題成了他渴望的事情。
當時中原地區有很多牛,但是沒有被馴服,不能用於勞動。面對這種情況,王海想,牛和馬的長相差不多。它們雖然跑得沒有馬快,但卻和馬壹樣蠻力。如果讓它們代替馬車,從此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但是怎樣才能讓牛代替馬拉車呢?
有壹天,他帶領人們做實驗。他命令車準備好,然後他命令人去抓壹頭牛,看能不能抓到。沒想到這頭牛這麽野,靠著壹身蠻力,頭上還有兩個角,能打得像老虎壹樣。但是人多,最後它被幾個人用繩子困住,無法逃脫。人們把它拖到車前,放上壹套工具,強迫它拉車。然而,牛並沒有買人們的賬。隨著壹聲巨響,它躍上空中,掙脫了人們的束縛,猛烈地沖撞著人們,用它的角向人們擲來。壹瞬間,有人被撞倒,有人受傷,但牛的威風並未因此而消減。看到這種情況,王海命令人們像打獵壹樣向它扔棍子和石頭。不壹會兒,牛被打了個半死,在地上站不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它來拉車。這次養牛以失敗告終。
有壹天,海帶著這個問題到民間巡視,想找到壹個好的方法來服侍牛。突然,壹頭牛沖進人群,耍起了威風,用很大的力氣橫沖直撞,頭上還頂著兩只角,打傷了好幾個人。這時,壹個勇敢的人無所畏懼,用壹根又長又尖的東西刺向牛,剛好刺穿牛的鼻子,鮮血直流。牛疼得發抖,它那巨大的蠻力立刻消失了。賺了幾次後,它沒有掙脫,就變老實了。王海突然意識到,只要他試圖壓住他的鼻子,他就會被馴服。他命令有人上去把壹根繩子套在被刺穿的公牛鼻子上,這樣公牛就會順利地聽人使喚,不敢再動粗了。從此以後,王海領著人訓練牛,就先試著把牛敲下來,把牛的鼻子穿進去,拴上繩子。很快,牛被馴服,可以代替馬車和貨物。雖然牛的行走速度沒有馬快,但是牛比馬更容易飼養和利用。這項發明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商人用牛車旅行,帶著貨物到各個部落進行交易。
因為物資交換的方法是商部落的人創造的,其他部落還不能知道,所以其他部落的人看到人們拿著物資到處交換就以為是“商部落”,後來簡稱為“商”。其他部落的人看到商人這樣做也能賺很多利潤,也慢慢向他們學習,像商人壹樣做起這種生意。但由於人們的舊觀念已經形成,其他部落的人也被稱為“商人”,慢慢地,“商人”就成了商人的統稱。後來世界上使用了貨幣以後,所有做生意的人都叫“商人”,做生意的職業叫“商業”,賣東西的店鋪壹直到現在都叫“店鋪”。
[樊噲屠狗]
亂世出英雄。英雄往往是草裏多,廟裏少。每當時代動蕩,風雲劇變的時候,英雄們往往會跳出平常的生活,走到歷史的最前沿。楚漢之間,三國時期的人物都是這樣,樊噲也是這樣。
屠狗出身的樊噲,俗話說殺了壹條狗,追隨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屢建奇功。漢朝建立後,封他為舞陽侯,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說到屠狗,不得不說這是壹個很有意思的職業。有句話叫俠客逢兇化吉,也是真的。著名的刺客聶政和朱海就是這樣誕生的。荊軻在燕國的時候,喝醉了和狗壹起唱歌,張飛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殺豬殺狗和殺人沒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