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我個人認為孔子“遠離鬼神”的宗教有著重要甚至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中國成為例外。
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國影響深遠。思考穩定應該是有意義的。?
孔子稱中庸為至德,既說明他把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按照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就是“不偏不倚即中庸,難則平庸”。
擴展數據:
“中庸”作為儒家的最高美德,幾千年來沒有多少人接近或達到過。
但在中國人的普通語境中,似乎“中庸”成了最容易接近的字符,人人都有,所以要盡量避免。為什麽?這個所謂的“中庸”並不是儒家的“中庸”,實際上是壹種“折中主義”。還有人說“中庸”是壹種完美主義,有點接近但又似是而非。
“中庸”是壹種美德,也是儒家所設定的壹個人能夠達到的人生最高境界,不是什麽主義,也不是做事的方法和效果。
那什麽是“中庸”?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看。
《中庸》原文只有三千字,可以和朱的《中庸》壹起讀。至於現代學者關於中庸的最佳著作,個人最推崇的是杜維明先生的《中庸:論儒家的宗教》。如果作者能仔細閱讀這些作品,就能比下面很多答案更能理解中庸之道,很多答案還沒有讀過原文。
現在只分享壹兩個我讀後感到的認識,但限於個人資歷,其實並沒有什麽真正的收獲。我只是從章節和句子中取了壹些解釋,做出自己的理解。
其間還有很多誤解,希望先進的人能給點意見,這也是愚強回答的本意。
第壹,“中庸”就是“常用中和”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美德。
其中“中立”是“中立”的意思;
“勇”取兩個意思,1。勇,用也;2.雍、昌、恒,就是不能不呼吸。所以《中庸》第壹章有“須臾不離”四個字;
據此,“中庸”可以解釋為“常用中和”
第二,“中”與“和”
但難點在於對“中和”二字的理解。
作為壹個普通的詞,“忠”不難理解,正如人們常說的“鐵面無私”。
那就是。
而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卻成了壹個哲學概念,就像《老子》中的“道”壹樣,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義去理解。要知道它是什麽,要回到文學本身。
《中庸》:“喜怒哀樂,喜怒哀樂皆在中。...中者,則天下之基也。”
朱子註:“喜怒哀樂,愛情也。若不發生,則性不偏,故稱中學。大本鐘,天命之性,世界之理皆由此而來,道之體也。”
換句話說,《中庸》中的“中”,指的是上天賦予的、人固有的“性”。
什麽是性?1.“性”是指使人成為人的特征的先天本性,所以《中庸》第壹句話就是:“天命之性”;2.“性”是“愛”發生的內在基礎,故稱“愛非性”。
那為什麽儒家把人的“性”稱為“中”?因為儒家對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此處無爭論)因其至善,必然不偏不倚,是壹種極端狀態。之所以以“中”命名,就是為了強調“性”的這壹特征。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和”,回到文學本身。《中庸》:“發皆中節,謂之和。...和者也,天下達道也。”
最後壹節,如果不是為性而作,就意味著親情,比如情緒,喜怒哀樂,愛情,邪欲。如果不是為性而造,那就是最好的,由最好造出來的親情也應該是好的,所以叫“和”。如果是和諧的,沒有什麽乖戾的。
人的本性是好的,感情也應該是好的,和諧的。然而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都是邪惡暴力的。這不是“性”本身的問題,而是發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因為身體的欲望,人心的欺騙,“中”的本質還在,但已經不是“和”了。
所以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擺脫人們心中的盲從,讓他們重新找回“中”的樣子。儒家著作《中庸》講的就是這種修身養性的方法。
第三,回到“中庸”這個詞
好了,現在我們明白了“中庸”這個詞的本義,孔子評價壹個人的中庸之道,我們就明白了,他實際上的意思是:
此人已達到或接近這種狀態。達到這種境界的人,身心都是完美的,沒有私心。只有正義占上風,他們的壹言壹行才符合道。
孔子自述自己“年屆七十,為所欲為而不逾矩”,其實就是對這種境界的最好描述。
而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庸》壹書中,孔子哀嘆中庸之道難以實現,只有堯、舜、禹、、、燕廖被孔子認為具有這種品格,這也顯示了中庸的價值。
但是,這個問題真的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相當於如何達到儒家所說的聖人境界。所有儒家經典都在講這個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孔子的“克己”也是真的,中庸也是真的,朱的“尊窮”也是真的,香山的“發明性”也是真的。
想學習這種方式的人,需要自己選擇,然後付諸實踐,壹生努力,或者靠運氣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