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鴻雁傳書,成語典故。

鴻雁傳書,成語典故。

成語是成語的壹種。用來表達壹般概念的固定句子。在漢語中,大部分成語都是由四個字組成的,比如“高明”、“良師”。也有少於四個字的成語,如“莫須有”;還有四個字以上的成語。我們先來看看鴻雁傳成語典故的故事。

鴻雁傳書1鴻雁傳書的成語典故

來源《漢書·蘇武傳》。

紅巖是壹種大型候鳥,每年秋天南移,常常引起思鄉之情和漂泊之悲。鴻雁傳書指的是交際。後來,人們用鴻雁比喻信件和送信的人。

成語及其故事

梁武帝元年,匈奴與漢朝講和,梁武帝派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蘇武接受任務後,帶著使命和豐厚的禮物出發前往匈奴。沒想到,反復無常的匈奴單於不但沒有感謝他,反而被壞人唆使,扣留了蘇武等人,要求蘇武投降。金錢、高官厚祿、饑餓酷刑都沒能讓蘇武屈服,他堅決不肯投降。沒辦法,可汗只好下令將蘇武發配到北海(今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牧羊。他對蘇武說:“等公綿羊生下小羊,我就把妳送回漢朝!”公羊怎麽會有小羊?用意很明白,單於堅決把蘇武送回漢朝。

北海地區荒蕪,終年積雪。蘇只以鼠洞裏的草為食。蘇武每天壹邊放羊,壹邊撫弄著漢武帝在出使時遞給他的祝福語,深深思念著自己的祖國。晚上睡覺的時候,他把晶晶緊緊地抱在胸前。就這樣,日復壹日,我艱難地度過了很長壹段時間。

後來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匈奴與漢朝講和,可汗還是不肯讓蘇武回漢,謊稱蘇武已死。隨蘇武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計地向漢朝的使臣講述蘇武的情況,還想出了使臣重返蘇武的妙計。

第二天,漢朝使者去見山雨,按照常惠的計劃對山雨說:“妳們匈奴人既然真心想和漢朝交好,就不要再騙我們了。蘇武顯然沒有死。有壹天,我們的皇帝在上林苑打死了壹只大雁,是蘇武寫給皇帝的壹封信。信上說他正在寒冷的北海放羊。妳怎麽說他死了?鵝能帶來信,這是上帝的旨意。妳怎麽能騙天呢?”可汗聽了大吃壹驚,只好承認自己撒了謊,然後說:“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難道我們不如鵝嗎?”說完,他立刻向漢朝使者道歉,並答應派人從北海把蘇武接回來。

蘇武回到了他離開了二十年的中國首都長安。漢昭帝接見了他們,請他到始皇帝廟裏參觀漢武帝墓,把光禿禿的壹段還給漢武帝墓。

成長新語

歷史學家吳晗曾經寫過壹篇《談骨氣》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壹個人不可狂妄,但不可沒有骨氣。所謂骨氣,就是堅持原則,在是非問題上知是非,知榮辱,不拿原則做交易。他壹方面是高官,壹方面又是赤膽忠心。蘇武用不屈的錚錚傲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紅巖書傳2的成語典故。鴻雁書傳典故:鴻雁書傳又叫飛鴿書傳。紅巖每年秋季南遷,經常導致遊子在旅行時想家、傷心。鴻雁傳書指的是交際。還有鴻雁所指的書信。

1.相關詩歌

隋朝人薛道衡寫道:“人歸雁陣,花前思。”早在花開之前,我就有了回家的念頭;但是當大雁返回北方時,人們還沒有回家。詩人在北朝為官時,曾向南朝派遣使節,寫下這首思鄉詩,含蓄婉轉。也有鵝寫的思念,如“夜聞鵝思鄉,新年病”(歐陽修戲答元稹),“幾時星橫樓,簫倚樓有聲”(唐代趙薇《長安秋望》),“星寒碧池,鴻雁悲紅風”(。鴻雁作為送信的使者,在詩歌中被廣泛使用。比如“雁過不答我,江湖滿雨”(杜甫《致天空盡頭的李白》),“言溯書法絕絕,黃翔淚無數”(李商隱《李斯》)。

2.成語典故1

2500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馴養信鴿。西夏與北宋戰爭中,西夏軍隊使用信鴿進行軍事通信。南宋初,屈端將軍的軍隊也用信鴿傳遞消息,集結兵力。在古代,信鴿被稱為“飛奴”。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包圍時,用信鴿送信,引來援軍脫險。張騫、班超出使西域,鴿子也被用來給皇室傳遞消息。清乾隆年間,每年5、6月份在中國廣東佛山舉行放鴿子晚會,每年有數千只鴿子參加,距離約400裏。當時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活動。最早的用信鴿向國外傳遞消息的文字記錄發現於公元前530年,當時信鴿被用來傳遞奧運會的結果。

鴻雁是書信的代名詞,有時也叫郵差。為什麽“鴻雁”被稱為信件和郵差?追根溯源,漢朝時,蘇武被發配匈奴,可汗被流放北海放羊。10年後,漢朝接近匈奴,可汗還是不肯讓蘇武回漢。和蘇武壹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偷偷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中國大使,設計讓中國大使告訴可汗,漢朝皇帝打獵的時候打死了壹只大雁,鵝的腳上綁著壹封信,告訴他蘇武在壹個沼澤裏放羊。單於聽後,只讓蘇武回漢去。後來,人們用鴻雁比喻信件和送信的人。

3.成語典故2

人們更熟悉和喜歡的另壹類故事是民間故事。唐代薛平貴下西洋,王寶釧在寒窯裏呆了十幾年。壹天,王寶釧正在采摘野菜,突然聽到空中傳來鴻雁的叫聲,於是要求代他送壹本書給平桂伏狼。然而,當時很難找到筆和墨水。情急之下,他扯下衣襟,咬破指尖,寫下了壹封封血淚信,傾吐了對愛情的忠貞和對夫妻團聚的期盼之情。前者是對國家的忠誠,後者是對感情的忠誠。這兩個故事的流傳,讓“鴻雁”成為了古代交流的使者,也讓這兩個故事本身成為了千古風流的故事。

4.相關信息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鴻雁”之前,就有壹個“青鳥傳書”的故事。1998 10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郵資片4套,其中第三套《愛在東方》內容與郵資圖相同,是壹只以郵局為背景的彩色小鳥。《青鳥傳書》出自哪些典故?追根溯源,還是需要在先秦古籍《山海經》中尋找答案。據《山海經》記載,有三只青鳥* * *。“三只藍知更鳥,頭是紅的,眼睛是黑的,壹只是大嵐,壹只是小嵐,還有壹只是藍知更鳥。居三危之山,為西王母食。”這三只紅頭黑眼的神鳥,名字叫大福、少福、青鳥,是西王母的侍從和使者。他們有三條腿,住在三險山上。它們是強壯健康的猛禽。他們不僅為居住在昆侖山旁玉山上的西王母尋找食物,還飛越千山給西王母傳遞消息。

陶淵明《讀書》第五篇,雲:“美三青鳥色可憐。朝廷為太後使臣,黃昏歸三興山。我要做壹只鳥,所以我要對太後說:世上沒有什麽,只有酒和歲月。”傳說在西王母到來之前,總有壹只青鳥先來送書。據說西王母去漢宮的時候,青鳥去送書,青鳥壹路飛到了成化殿前。漢武帝看到這只美麗可愛的鳥很驚訝,就問大臣東方朔這只鳥叫什麽名字?它是從哪裏飛來的?東方朔告訴他,這只鳥叫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現在是專門來知會的,西王母馬上就要來了。果然,過了壹會兒,西王母被大嵐和小嵐兩只漂亮的小鳥攙扶著,來到了殿前。漢武帝和他的大臣們急忙迎接西王母,並給予她熱情的款待。

在後來的神話中,青鳥逐漸演變成美麗的鳥中之王——鳳凰。美麗的青鳥和美麗的傳說吸引了學者們寫詩吟詠。李靖的詩是“青鳥不在雲外傳消息,紫丁香在雨中空悲涼”李白的詩是“我願因三只青鳥而報答長相思”和“三只鳥不歸王母娘娘,我已用壹本書看過”李商隱的詩是“青鳥不回西天,王長在廳裏”和“彭山到此無路,呵青鳥,且聽——把她說的話給我拿來!”、和魏的詩有“想來不來草堂有詩“聽紫鳳時曲猶空靈,言青鳥從容”,胡曾有詩“黃武無路而昆秋,青鳥西沈樹落秋”,曾士毅有詩“流光影不隨青鳥 且洞門空紫”,郭崇思有詩“青鳥不傳雲外訊,白雲鎖嶺頭碑”,姚有詩”。 千年前桃花空自疑。尋梅寫了壹首詩,“青鸞新聞沈桑海,新晉鰲第壹峰”。這些詩都借用了“青鳥送書”的典故。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青鳥不再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猛禽,而是變成了三個體貼、溫柔善良、輕盈玲瓏的可愛“使者”。

的確,在古代,人們真的很難和遠行的親人交流。普通人幾乎沒有特殊的通訊設備。“九次寄信洛陽,十年杳無音信”“三個月戰火,壹封家書抵千斤金”“我常不寄信,戰時又能望什麽?”...這些詩道出了古人的惆悵和無奈,我只好把真情寄托在青鳥身上,讓青鳥幫我傳達吉祥、幸福、快樂的好消息,以此來表達我的思鄉和鄉愁。古代的傳說和神話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