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講和是好話還是壞話?

講和是好話還是壞話?

冷靜——壹個褒義詞

順其自然,中國成語。拼音是X和Shì ní ng Ré n,原意是不惹事,不擾民,後指調解糾紛,平息事端,消除煩惱,使人安居樂業。出自《後漢書·張迪記》

詞性

褒義詞

第二,單詞註音

許小寧倫

三、詞語的基本含義

讓事情安靜下來:休息:平靜下來;寧:穩定。原意是不鬧事,不擾民,後來是指調解糾紛,平息事端,消除事端,使人民安居樂業。

出:南朝宋·葉凡《後漢書·張帝紀》:“其令各有分工,罪不致死,不必查案;告官書,不聽,望定事。”

同義詞:和平相處。

反義詞:火上澆油,無事生非。

指調解糾紛;平息事態;“讓人安居”這個成語就能體會到這個道理。有時候為了大局和平,多壹事不如少壹事,我們會采取寬容的態度平息事件。出自《後漢書》。《張帝紀》:“其另署,罪不致死,不必查案;告官書,不聽,望定事。”

造句:

1.在這個問題上,理性黨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

2.面對壹些問題,要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他采取和解的態度來解決沖突。

4.他越想講和,另壹方就越不願意就此罷休,好像他註定要失敗似的。

5.原則問題要辯論清楚,不能采取避重就輕的態度不了了之。

6.老壹輩的長輩總是以忍耐為主,大多采取順其自然的做法。

7.永遠不要“為了省事”而否定自己的經歷或信仰。

8.這位老先生很有耐心,總是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9.平息事態的做法有時只會助長邪惡,但無濟於事。

10,作為政治家,喬治?布什從來都不是壹個規避風險的人。

11.我們決不能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

12,我們采取順其自然的方法,而不是爭吵,我們為此付出代價。

13,平日與人交往最好采取和解的態度。什麽叫做退壹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