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圖中,壁虎為了生存,折斷了尾巴。按照字面理解,成語就是斷尾求生。
成語定義:壁虎被天敵咬傷或遇到危險時,往往會折斷尾巴吸引敵人的註意,趁機逃跑。
擴展數據
成語斷尾求生的故事:
戰國後期,趙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蛤蟆國、東湖和胡林的侵擾,邊境不寧。王召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門雁門。李牧上任後,天天宰殺牛羊,獎勵士兵。他只被允許自衛,不允許與敵人對抗。
公元前250年,李牧準備進攻匈奴。他派了幾個士兵去保護邊境村莊的人們不出去放牧。匈奴人看到這種情況,就派了壹支小騎兵去劫掠。李牧的士兵與敵人作戰,假裝戰敗,留下壹些人和牲畜。
匈奴人乘虛而入,凱旋而歸。匈奴單於認為,李牧從來不敢出城,所以是個脆弱的懦夫。於是,他率領壹支軍隊來到了雁門。
李牧早料到驕兵的計策奏效了,於是給匈奴單於準備了壹個大口袋。匈奴軍隊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壹個個人心惶惶。可汗戰敗逃亡,蛤蟆王國滅亡。在這場殲滅匈奴軍隊的戰爭中,李牧使用了“斷尾求生”的戰術——以小失大,換來了全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