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接住;縱向:釋放。故意讓他先走,讓他猝不及防,完全暴露,然後抓住他。
來源:吳琴·任劍《二十年目睹的陌生人現狀》第七十回:“如果妳在這裏不答應他,釋放壹種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後使之發生。”
同義詞:欲取其所給,誘敵深入,欲擒故縱。
反義詞:放虎歸山,養虎為患。
欲擒故縱故事中的“擒”與“縱”是壹對矛盾。軍事上,“奪取”是目的,“垂直”是方法。古人有“不可追敵”之說。其實不是不追,而是看怎麽追。把敵人逼急了,它不得不集中精力,拼命反擊。還不如先放松壹段時間,讓敵人失去警惕,放松鬥誌,再伺機殲滅敵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是軍事史上“欲擒故縱”的絕妙範例。蜀漢建立後,決定北伐。當時,西南夷的首領孟獲率領十萬大軍入侵蜀國。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諸葛亮決定親自領兵平定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深入,事先在山谷中設下埋伏。孟獲被誘入埋伏圈,兵敗被俘。
讓某人逍遙法外以便以後逮捕他
按說攻下敵軍統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壹時半會兒也不會有強大的戰鬥力。如果我們追求勝利,我們就能大大擊潰敵人。但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地區威望很高,影響力很大。如果他被說服了,主動投降,南方就真正穩定了。否則南方的部落不會停止入侵,後方難以安定。諸葛亮決定對孟獲采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說下次打妳,諸葛亮只是笑笑。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只,鎮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趁敵不備,偷偷摸摸地從河對岸的穢物中穿過,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大怒,想嚴懲將士,激起他們的反抗,於是同意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在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滿意,又放了。後來孟獲試了很多招數,都被諸葛亮發現了。他四次被捕,四次獲釋。最後壹次,諸葛亮放火燒了孟獲的藤甲,第七次活捉了孟獲。最後,孟獲被感動了。他真心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誓不回頭。從此蜀西南安定,諸葛亮可以出兵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