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是誰?
嵇康(223 ~ 263)是三國時期曹魏的文學家。“竹林七賢”之壹。字叔夜。巧果縣(今安徽省蘇縣)人。他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仍勵誌勤奮,精通文學、玄學、音樂。他娶了曹操的曾孫女長樂閣。他曾是中三的醫生,史稱“冀中三”。司馬昭想拉攏嵇康,但嵇康在當時的政治鬥爭中傾向於王室壹方,對司馬師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因此頗為嫉妒。司馬昭的心腹鐘會想和嵇康交朋友,但遭到了冷遇。從那以後,他結下了宿怨。嵇康的朋友陸安被哥哥誣為不孝。嵇康出面為陸辯護,鐘會勸趁機除掉陸和嵇。當時,有3000名泰籍學生請求赦免嵇康,並願意拜他為師,但遭到了的拒絕。臨死的時候,嵇康看起來鎮定自若。玩“廣陵散”,從容而死。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他的詩現存五十多首,絕大部分是四言詩,占了壹半以上。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他的詩現存五十多首,絕大部分是四言詩,占了壹半以上。嵇康的著作《隋書經濟誌》記載了13卷和15卷。宋代原藏丟失,僅存10卷。明代卷數與宋代相同,但篇數減少。常見的明本有王世賢的《冀中三際》(收錄於《漢魏六朝誌書二十首》)、張浦的《冀中三際》(收錄於《漢魏六朝誌書壹百零三輯》)等。1924魯迅編紀,1938收入《魯迅全集》第九卷。《紀》,戴校對,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62。這本書除了校對和註釋,還收集了有關嵇康的事跡和批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