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章曹彰與曹操的對話:誌在必得,攻堅克難,先做士卒;賞必行,罰必信。
身穿鎧甲,手持長槍,不顧性命,做士卒的榜樣;獎勵必須落實,懲罰必須言出必行。
引申典故
漢武帝宣帝時期,渤海、膠東壹帶盜賊橫行,到處作惡。漢高祖宣帝派大臣張敞治理朝政,張敞要求宣帝獎勵那些在追賊中有功的人,嚴懲不貸。
他到了之後,賞罰分明,警員奮勇追擊,社會很快恢復了穩定。
儺負羈絆是曹人救了的命,是的救星。因此,當晉文公攻占曹國時,為了報答儺的恩情,他下令軍隊不得打擾儺的家,誰違反了就處死誰。
然而,將軍魏平和錢坫不服從命令,帶領軍隊包圍了監獄,並放火焚燒。衛平爬上屋頂,試圖把儺腳鐐拖出來殺死他們。
沒想到,梁木承受不了重量,癱倒在地,正好壓住了魏平,動彈不得。幸運的是,典傑及時趕到救了他。
當晉文公得知這件事時,他非常生氣,決定按照命令懲罰他。
大臣趙帥(趙王的祖先)問文公:“兩人都為王立下了汗馬功勞。殺了他們太可惜了。讓他們賠罪立功!”
晉文公說:“功績是壹回事,但又是另壹回事。獎懲必須明確,軍士才能服從命令。”
於是他下令免去魏平的官職,處死典傑。從此,晉軍人人都知道晉文公賞罰分明,再也不敢違抗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