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戰國時期概況
東周分春秋戰國,戰國重臣七雄,戰國VS連橫總合。
命名事件:
三族分晉:時間為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65438年+0年。
商鞅變法持續了254年,處於同壹時期的百家爭鳴。
連橫:七大都督,由周元王創立。
著名人物:屈原,孫臏,韓非子,孟子。
二。戰國時期概述
戰國始於476年,東周後期,周朝王室逐漸衰弱。春秋時期,在不斷的紛爭和兼並下,大約只剩下七個大王子。戰國的名稱來源於西漢末年劉向主編的《戰國策》,具體起始時間眾說紛紜。公元前476年,司馬遷據季芹而得,也是周元王元年。接下來發生了兩件事,標誌著戰國開始進入新的爭霸階段。
戰國、春秋時期,由於禮儀制度的約束,各大諸侯對周王室還是有壹點尊重的,他們之間的紛爭大多以壹點結束。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已成定局,各大諸侯相繼稱王,諸侯之間的摩擦變成了殘酷的合並統壹。
前403年,三國被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金瓜分。由於清博士引起的內亂,晉國最終被分為朝鮮、趙、魏三國,史稱三國分晉。由此進入秦、楚、齊、趙、魏、燕、漢爭霸階段,史稱戰國七雄。
386、田以前,齊原是姜子牙在西周的壹個封地。齊國的國王都姓姜,齊國也叫。然而到了戰國時期,由於皇權衰弱,田最終被卿大夫篡位。雖然名稱沒有改變,但它實際上變成了田其果。
三。戰國時期概述
前476年,變法——魏崛起,在的推動下,任命為丞相,開始實施變法,主要表現為:
貫徹法治——制定法律經典是歷史上第壹部系統的成文法典,規定了如何用嚴酷的法律來懲罰不法行為,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獎農——大力發展農業,實行贈地制和平等法,積極引導農民生產,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增加糧食產量,穩定糧價。
廢除世襲制——李悝廢除了那些沒有信用卻享受著世襲帶來的財富和地位的貴族,轉而將財富和地位分配給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除了李悝的內政,吳起還幫助魏國訓練軍事上不可戰勝的魏武祖。在、吳起等先賢的幫助下,魏成為戰國七雄中的第壹諸侯,但好景不長。魏文侯和李悝相繼去世後,吳起去了楚國。
前403年,吳起變法——楚國的崛起,因魏文侯死後得不到重用而來到楚國。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吳起開始用魏的思想改革楚國,並取得了壹系列成就。但由於吳起變法觸動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吳起在楚悼王死後遭到舊貴族的報復。最後吳起被殺,楚國的變法中止。但因為打下了基礎,楚國的實力得到了加強。
四。戰國時期概述
前356年,商鞅變法——秦國崛起,李悝變法60余年後,商鞅以《法經》入秦,開啟秦國變法。商鞅在李悝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加嚴格的賞罰制度,嚴懲私鬥,獎勵軍事功績,使秦國在軍事上迅速崛起,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但商鞅最後的結局和楚國的吳起差不多,因為觸犯了秦國舊部的利益,在逃亡中被殺。但商鞅死後,秦國仍然將改革進行到底,創造了秦國統壹的基石。
前334年,蘇秦聯合六國與秦國作戰。商鞅變法後,秦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對其他六國構成極大威脅。這時,著名外交家蘇秦登場了。他通過遊說六國,成功使六國達成縱向聯盟共同對抗秦國,使秦國不敢在函谷關外刺探各國,使秦國在15年壹事無成。
蘇沁滿臉吊梁和刺股:
蘇秦早年清貧,在鬼谷子門下潛心苦讀。下車上學後,他的道路坎坷不平,但他幸運地得到了燕文公的賞識,開啟了遊說之路。遊說成功後,被任命為聯盟領袖,擔任六國國相。聯盟解體後,蘇秦為了報答燕國對他的恩情,壹心撲在齊國身上,實際上卻疏遠了齊國,最終導致五國割據齊國,幫助弱小的燕國贏得了強大的齊國。蘇秦最後的結局,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英雄行為。
動詞 (verb的縮寫)戰國概述
318之前,張儀打破了連橫與秦的聯盟。秦、張儀是鬼谷子的學生,但歷史使他們走上了不同的方向。蘇秦以合縱連橫的策略鎮壓秦國時,張儀向秦惠文王提出了連橫的策略,以破合縱。因為六國聯盟本身就有隔閡,張儀壹個個分了手,其中壹個著名的故事就是張儀打楚。
張儀演楚。公元前313年,秦國害怕齊楚聯合,於是派張儀去遊說。張儀向提出,如果能與齊國斷絕關系,秦國願意把六百裏獻給楚國。楚懷王欣然同意,於是斷絕了與齊國的關系。但是,當楚懷王向張儀要六百裏地時,張儀說聽錯了,其實是六裏地。楚懷王壹怒之下出兵秦國,最終導致楚國戰敗。
前307年,胡夫騎馬射箭——趙國崛起。趙國在趙武靈登基之前屬於國力弱小的國家。趙武靈即位時,為了壯大實力,決定改朝換代。他們的胡夫既簡單又實用,而且非常方便。作戰時以騎兵為主,擅長騎射,行動敏捷。
在向胡人取經後,趙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末期為數不多的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後來又有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頗負荊請罪等膾炙人口的典故。
不及物動詞戰國時期概述
前284年,五國伐齊——齊弱。為了報答燕國的恩情,蘇秦決定幫助燕國消滅齊國,並對齊國使用離經叛道的戰術,慫恿齊國在中途滅宋國,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最後在燕國首領樂毅的帶領下,泰、趙、韓、魏、燕國聯手伐齊,使齊國壹度瀕臨滅亡,雖然齊襄王登基後齊國瀕臨滅亡。
前266年,秦國進攻時,秦國的趙浩棋項任命範雎為丞相,提出了遠攻戰略,即與遠方的齊國交好,中間穩住楚國和魏國,重拳出擊鄰國韓國和趙國,逐步擴大秦國的版圖,為秦國吞並的戰略奠定了基礎。
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發生在秦國和趙國之間,是戰國時期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壹場戰役。這壹戰,泰國和趙國都為國獻身,秦國本身就有優勢,趙的將領在城內待了三年。秦國采取反制措施,利用連典投降的謠言,讓趙王用趙括代替連典。趙括最終因為紙上談兵打敗了秦國,至此其他六國都沒有力量抵抗秦國。
七。戰國時期概述
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在秦莊王項死後於13年繼位,但當時嬴政還年輕,秦國主要由呂不韋控制,嬴政壹直到他22歲。他平定了之亂,趕走了,開始壟斷秦政權,重用了李斯、王建等人,正式開啟了統壹大業。
221年前,秦國滅六國——天下壹統。嬴政準備七年後,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秦國正式開始了統壹的步伐。用了10年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壹大業,建立了第壹個統壹的封建王朝——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500年的歷史。
荊軻刺秦王:
秦在公元前230年滅了韓國,在公元前228年滅了趙。此時燕國感到了極大的威脅,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但最終刺殺失敗,燕國最後的希望也隨之破滅。公元前225年泰國淹魏,公元前223年拖垮楚國,公元前222年回去滅燕,最後在221年滅了最後壹個齊國,春秋戰國就這樣正式結束了。
八、戰國人物
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與孔孟並稱為“雅聖”。他壹生宣揚仁政,著名的典故是“孟母三遷”。
在魏國,他向梁提出“五十步笑百步”,諷刺宣揚他的仁政,其實和鄰國差不多,並沒有真正做到仁政;在齊國,他對齊王說:壹日暴,十日寒,提醒齊王做事要持之以恒。還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屈原:
楚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楚辭的創造者,代表作有《離騷》。屈原不僅是壹位傑出的詩人,也是壹位傑出的官員。當秦國派張儀去遊說時,屈原曾經告誡不要聽張儀的話,應該堅決抵抗秦國。不幸的是,楚懷王不聽屈原的話,最後把他貶了職。秦國入侵楚國都城後,屈原獻身汨羅江,後人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
九、戰國人物
孫斌:
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紹兵法》,早年曾師從龐涓。龐涓率先來到魏國,後來又把孫臏介紹給魏國。但是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所以設計滅了孫臏。孫臏在使者的幫助下下到齊國,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嶺之戰中擊敗龐涓率領的魏國。著名典故有“圍菜救趙”、“田忌賽馬”等。
藺相如:
戰國時期,趙國的壹位重要謀士,面對強大的秦國,英勇善戰,不卑不亢。當秦提出用十五城交換趙的和珅玉時,上演了著名的“完璧歸趙”,在泰趙“澠池會議”上相遇時,勇敢地保護了趙的尊嚴。後來官至廉頗之上,廉頗因此吃醋,但藺相如以寬廣的胸懷影響了廉頗,最後廉頗上演了“負荊請罪”,最終與廉頗聯手支持秦。
十、戰國人物
戰國四公子:
戰國四子體是指齊國孟嘗君的田文、趙國平原君的趙勝、魏信陵的魏無忌和楚國淳沈駿的黃歇。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顯示出吞並六國的野心。各諸侯國貴族為了抵禦秦國的入侵,廣招賢才,禮下士,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戰國四公子。其中著名的典故有:自薦、盜符救趙等故事。
扁鵲:
戰國時期的名醫,醫術高超,被尊為醫祖,征戰各國,造福百姓。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總結了後世中醫常用的四種診斷方法,即望色、聽音、問脈、切脈,俗稱兩眼之間問、感,奠定了中醫的基礎。著名典故“扁鵲遇蔡恒公”中提到,扁鵲觀察他的面色,多次提醒蔡恒公自己有病,但蔡恒公最終沒有采納,釀成了悲劇。平鱖魚不僅精通壹般做法,而且非常重視預防。
十壹、戰國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魏派龐涓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助。齊國派和田忌出兵。就在田忌要直搗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孫臏提出,如果我們現在直搗魏國,龐涓壹定會撤回來,我們可以在回軍的路上設下埋伏。
不但的燃眉之急可以解決,魏也可以措手不及。最後,田忌亦步亦趨,在桂陵之戰中擊敗了魏軍。圍魏救趙被寫進三十六計,說明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相反的方向去研究,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自薦:
這個故事也和趙國有關。秦國強大了,就變成了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平原君想選20個人和他壹起去,但最後只選了19個人。這時,壹個名叫毛遂的人站了起來,希望和他壹起去。
而平原君說,真正有才華的人,就像把錐子放在袋子裏,很快就會鋒芒畢露,但我已經三年沒聽到妳的名字了,感覺妳不太適合,我回復:我現在毛遂自薦,正式請妳把我放在袋子裏。如果早點把我放進去,可能早就能大顯身手了。
平原君同意和他壹起去,當他認為有意義的時候!在與楚國的會面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極力說服楚王,認為趙與楚國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應該共同對抗秦國。最後,毛遂還幫助平原君完成了任務!
十二。戰國時期的貢獻
工業和商業:
戰國時期,鐵管業成為新興的鑄造行業,鐵管技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戰國時期出土的墓葬中,鐵器最多的是農具和手工工具,這也提高了當時的生產效率。
銅的管理在當時仍占有重要地位。除了禮器和樂器,硬幣也與銅的制造密不可分。各大諸侯會發行自己的錢幣,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社會分工,開始有獨立的商人;右圖是戰國和齊國的貨幣,有獨立的刀幣。
農業:
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逐漸普及和使用,促進了水利建設、屯田開墾和精耕細作,農民也學會了根據不同的地理和環境種植不同的作物。此外,各國在政治改革中都非常重視農業發展。這個時候農業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為後世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文化:
戰國時期,隨著各大諸侯的劇變和有識之士的崛起,逐漸形成了眾多流派,相互補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爭鳴(儒、道、墨、法、名、兵、農、陰陽等。).他們在推動學術變革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留下了壹筆豐厚的遺產。
十三。百家爭鳴
儒家思想:
創始人是孔子,其次是孟子、茍子、董仲舒、朱妍等。,他提倡仁、義、禮、智、信,後來成為中國人價值觀的核心元素。
道教:
創始人是老子,後來的代表人物有莊子等。人們把老子和莊子合稱為老子和莊子。道家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墨家:
創始人是傑出的科學家墨子。墨子早年師從儒家,後創立墨家,主張兼愛(沒有任何親疏尊卑之愛)、互不侵犯、尚賢、平等。
法家:
法家思想形成很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的官員。後來經過管仲、李悝、吳起、商鞅、樂毅繼續發展,最後由韓非加以總結和整合。
著名的:
著名藝術家的代表有惠施、公孫龍等。他們以嚴謹的邏輯思想著稱,與墨家、數學家並列為百家爭鳴中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派。
夏姬·龔雪:
夏姬學宮組創建於戰國時期,是歷史上最早的官營高等學府。它位於齊國首都潘麟(今山東潘博)。它是百家爭鳴的學術中心,匯聚了儒、法、道、法等諸多流派,學者們在此講學、切磋,促進文化繁榮。
十四。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其藏品包括陶瓷、青銅器、甲骨文、陶文、泥印、印章、竹簡等。有竹簡《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有效地揭示了戰國時期孫臏的神秘,還有眾多的青銅器和陶器,生動地展示了古代工匠們的精湛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