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人參軍。
成語解釋
參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吧。指文人參軍。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君子若無他誌,仍當侍奉傅介子、張騫,以得侯銜。他能長久相安無事嗎?”
像跟壹個世交的孩子閑聊壹樣,他問起了何的家庭情況和“~”的故事。◎姚《李自成》卷二第二十二章
語法聯系;作為謂語和定語;包含贊美
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班超因家境貧寒,以替官府抄寫文書為生,贍養母親。但是他認為這樣抄和寫是沒有好處的。就在北方匈奴入侵漢時,他拋下筆,毅然報名參軍,成為壹名軍官,在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向朝廷建議與西域各國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詞語解釋
【拋開毛筆,去參軍;放棄筆而用劍;為了軍事生涯放棄對文明的追求?班超,中國後漢的壹個貧寒家庭,在官府做抄寫工作。他曾擲筆感嘆,君子當在邊疆為國立功,怎能總在筆墨硯臺間謀生!後人把參軍的文人稱為從軍。
引用解釋
《後漢書·班超傳》:“班超家境貧寒,經常做官差養活。苦幹多時,退學嘆曰:‘君子無其他誌氣,仍當立功於傅介子、張騫,以得爵位,使其久留筆中?’"
在西域立功後,他被任命為遠方侯。因為有“投筆從軍”的典故。
唐晨子昂《請免晉武將陳》:“幸為通才,文武雙全。我18歲開始參軍。”
何晴班戈《夜談歲錄·崔秀才》:“何不從軍而談?”
楊沫《青春之歌》第27章:“如果我現在是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我會立刻參軍,為這個國家的恥辱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