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楚襄公只知享樂,導致國家大事衰敗。大臣莊辛多次勸他,襄公不聽。莊信辭官去趙隱居。
後來楚國被秦國打敗,項公非常後悔。他壹開始不聽莊辛的勸諫,就命人想辦法把莊辛從趙那裏弄回來,並詢問對策。莊信回來後,講了這樣壹個故事:
有壹天,壹戶人家發現羊圈裏少了壹只羊。鄰居告訴他,羊圈上有個洞,狼鉆進去把羊偷走了。只有把洞補好,羊才不會迷路。
家裏人不聽,結果第二天早上又丟了壹只羊。後來家裏吸取教訓,出謀劃策,把羊圈修好了,再也沒丟過壹只羊。
楚襄公聽了,似乎也意識到了,決心亡羊補牢,把國家治理好。
成語“亡羊補牢”就是由此而來。意思是處理完事情再著急挽回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