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關於“沖出被圍困的文化”的思考

關於“沖出被圍困的文化”的思考

動蕩的歷史過去了多少年,大浪淘沙,驚濤拍岸!

自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壹。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高速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2014年,中國經濟規模為17.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壹大經濟體。中國廣袤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日新月異,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令世界驚嘆。在這個偉大的變革過程中,中國建築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每年都有近5000萬的建設大軍用智慧和汗水勾勒出嶄新而美麗的天際線,為當代中國的社會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伴隨著* * *和中國高歌猛進的旋律,我國建築業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進壹步鞏固和提高。建築業規模不斷創新高。2014年,全國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總產值達到17.7萬億元,建築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3%。建築業從業人員約4500萬人,成為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產業。建築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卓有成效,建成了壹批設計理念先進、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程,舉世矚目。部分工程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65438+2004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約191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7%,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建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監管機制不斷完善。

然而,在新形勢下,我國建築業也面臨著壹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壹是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嚴重不足。建築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發展方式粗放,生產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後;建設過程中,資源消耗,碳排放突出,企業始終在低水平發展。很多企業看似規模很大,產值逐年遞增,但技術創新和管理實力薄弱,規模擴張與管理實力和人員素質嚴重脫節。二是市場各方行為不規範。施工單位違反法定建設程序,虛假招標,隨意壓縮工期,惡意壓低價格,溢交保證金的現象屢見不鮮。建築施工企業出賣、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轉包、違法分包情況依然突出;建設項目各方主體責任不落實,部分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三是企業技術開發資金投入普遍較少。據不完全統計,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僅占營業額的0.3~0.5%,而發達國家壹般為3%,接近10%,差距較大。從技術貢獻率來看,我國建築業只有25-35%,發達國家達到了70%左右,差距明顯。四是企業技術工人嚴重短缺。目前,我國建築行業從業人員近5000萬人,其中農民工占相當大的比例,合格熟練操作人員比例很低,且呈逐年下降趨勢。近年來,很多企業效益下滑,施工生產環境惡劣,福利待遇差,人員外流加劇,人工成本會大幅上升。第五,中國建築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很大。無論在資產規模、勞動生產率,還是盈利能力上,都處於追趕狀態。中國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在全球建築市場份額中只占很小比例,與5000萬建築大軍不成比例。

我國建築業現狀不能滿足行業可持續發展、深化改革、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確保質量安全的需要。中國建築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如何突破重圍?

這關系到中國建築業的前途和命運,也是業內許多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都在苦苦思索和探索的重要課題。多年來,楊寶明博士在各種媒體上發表了數十萬篇研究文章。他的文章地理位置優越,觀點新穎,貼近實際,在中國建築行業影響很大。《突圍》壹書是楊博士多年研究的文章集,是楊博士20多年研究中國建築行業思想的結晶。

目前,我國建築業正處於從“關系競爭力”向“能力競爭力”的特殊轉型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建築業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壹、建築企業的轉型發展,如何以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進步為導向,使企業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經營方式、組織結構和服務內容發生全面變化或顯著進步。二是如何轉變發展方式,最終實現企業和產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高能耗高汙染向節能減排的轉變。第三,如何進壹步完善建築市場的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行業報紙上有很多關於行業發展的文章,我也牽頭組織了很多高峰論壇,討論中國建築行業的改革與發展。那些文章和言論,無論是在報紙上發表,還是在論壇上慷慨陳詞,作為“壹家之言”都沒有問題。但是,考慮到它對行業進步的價值,還是有分歧的。有些文章和發言完全站在企業和地方的角度,措辭激烈,迷失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中;有些文章完全站在政府管理部門的角度,居高臨下,目不斜視,壹般屬於“歌德派”,迷失在“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中;有些“學院派”的想法在理論上很大膽,不言自明,也不乏新意,但其可操作性值得觀察。我沒有貶低任何為中國建築業進步搖旗吶喊的文章的意思。我只想說,相比之下,突破重圍才是獨特的。

“突破”在三個方面尤其值得稱道:

壹、楊寶明博士是我國建築行業少有的集技術與思想於壹體的復合型高級研究員,這使得他對建築行業的改革與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楊寶明畢業於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結構科學碩士。他在建築結構和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方面有著紮實的基礎,堪稱“學院派”。二十多年的研究積累,在建築企業戰略管理和建築行業信息化管理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最難得的是,楊博士早年曾在上海建工集團擔任項目經理多年。他是高級工程師,有多年的工地經驗。他對建設項目管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與“田園派”、“草根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同時,楊博士是魯班軟件的創始人,中國建築行業BIM技術最早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之壹,技術專家。所以,突破是實際的。

第二,“距離產生美。”從“第三人稱”的角度來看,作者不僅高人壹等,而且自卑自戀。作者從個案分析入手,緊扣理論實踐,分析釋疑解惑,為建築企業家指明迷津。作為具有多年項目管理和企業管理經驗的資深學者,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有很大優勢;多年來,他在全國各地調研、講學,他深刻理解這個域與其他域的區別;有著多年項目經理經驗的他,對“樹”有著深刻的理解。作為中國建築業協會、中國建築企業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他也知道“森林”。壹般圍棋高手的對局總是以“勢”為重,先發制人,從而實現“突圍”,最終取得整體勝利。“突破重圍”的基本思路也差不多。

第三,有不少獨到的建議,值得有誌建築企業家深思。對於很多名聲在外、發展良好的著名央企和國企,本文直言不諱地判斷其局限性、尷尬性和困境性,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措辭犀利,可能會讓壹些高層管理者感到尷尬。針對壹些問題,楊醫生也開出了壹些頗有見地的“藥方”。這些“藥”可能是苦的,但“良藥苦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被智者批評都是壹件幸事。批評壹個人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風險。“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大家都懂。壹般來說,人們喜歡聽好話,不願意聽批評。有些人會錯誤地對待批評,對提出批評的人懷恨在心,甚至視之為敵人。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智者只批評值得批評的人,對於不值得批評的人,他們是絕對不會說什麽的。總體上,從行業特征的本質上突破,結合當前宏觀形勢,深入分析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從戰略、品牌、信息化的角度為建築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新穎的建議。這樣的書對於高層制定企業戰略無疑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壹直存在著關於光的漲落和粒子理論的爭論。牛頓憑借光的線性傳播和光的反射折射,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論;惠更斯根據光的衍射和幹涉現象提出了光的波動理論。兩種理論各有各的說法,爭論了幾百年。後來經過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研究,在量子力學中統壹了——光是漲落和粒子的對立統壹。但兩種理論的研究角度和觀察方法不同,理解上存在差異。中國建築企業如何突破重圍?中國建築行業如何突破重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只要大家都在思考,只要大家的出發點是壹樣的,最後的結果應該是壹樣的。巴甫洛夫說,“論證是思想最好的催化劑。”俗語雲:“白蓮藕,綠葉,紅蓮花,三者原來是壹家”。從這個角度來說,《突破》是壹本非常有價值的書,註定值得有智慧有抱負的中建企業家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