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山火海是後來的成語,由“刀山火海”演變而來。這兩種語言的意思和用法完全壹樣。古人迷信,認為人死後有兩條出路:壹條是上天堂,是修積德,壹輩子不做壞事的人的出路;壹條是下地獄,是做了壹輩子壞事的人的出路。下地獄的人到了陰間會受到審判,根據判決會受到各種懲罰。
如前所述,“劍樹”和類似的“劍樹”是用來懲罰這些壞人的。“死後上天堂或下地獄”這句古話很迷信,但在傳統文化中也占有壹席之地。之所以占據壹席之地,是因為這種說法對警告人們不要做壞事,尤其是不道德的事情有壹定的威懾作用。
時至今日,民間以“正義的良心”發誓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而“刀光樹影”、“刀光火海”、“刀光血海”,有時也能擺脫“地獄刑具”的含義,去指代“極其危險的情況”。
劉伯承《千裏躍上大別山》:“此時此刻,即使眼前刀山人海,我們也要與之戰鬥。”這裏的刀光劍影、山色火海,都是極其危險的地方,更是引爆了戰士們躍入大別山的決心。刀山火海可以表示危險,也可以表示壹個人勇往直前、敢於冒險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