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是南北朝時期南梁皇帝蕭藝的妻子。
梁緣是鎮壓“後京之亂”的無情人物。他是帝王中為數不多的大才,但最終卻意外栽在了自己苦心經營的老巢荊州,被西魏權臣宇文泰打了個措手不及,亡國。
面對亡國的打擊,他把藏起來的十四萬冊書全部燒掉,然後留下了那些義憤填膺的名言:“今宵文武之道盡”,“萬卷書今朝還,所以燒了它”。
事情發生在公元554年。
1300多年後,在比荊州更北的河南淮陽,也有壹個憤青,沖冠燒其詩文。他就是袁世凱。
1859年,清軍和太平軍如火如荼的時候,壹代梟雄袁世凱誕生了。
說起來,袁家原本只是河南項城市的壹個普通秀才。和當時中國的大多數讀書家庭壹樣,都過著耕田讀書的簡樸生活。
從袁氏族譜可知,有“有九誌三榮保家”的世代法則。
袁家的崛起,恰恰是在“三”的那壹代,也就是袁世凱的爺爺奶奶。
如果說袁世凱自己的爺爺,年紀最大的袁樹三,只考了個秀才,這不奇怪,那麽袁世凱的二爺爺袁家三,壹個聽起來挺耳熟的名字,才是讓這個家興旺發達的真正領袖。他接連獲得了那個時代大多數文人夢寐以求卻根本做不到的功名。從此,袁家成為本土大亨,人才屢屢出。
繼袁家三之後,袁家三的兩個兒子和袁也相繼成名。前者考了進士,後者考了舉人,在外做官,都是頗有名氣的。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人才永遠是真的,但那都是袁世凱爺爺的。袁世凱家怎麽了?
其實關系很大,因為袁世凱的爺爺們有壹位非常長壽的母親,虛歲活了100歲,所以這個大家庭很久都沒有分家,可謂榮辱與共。
而袁世凱的爺爺袁樹三,其實也還不錯。袁世凱的生父袁寶忠也是壹位學者。作為長門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的長子,他基本上是在照顧他的家鄉。袁世凱的親舅舅袁寶卿考上了舉人,在外做官。
因此,袁家有“父子進士,兄弟舉人,壹家兩代四大貴族”的美譽,壹時間被傳為佳話。
袁世凱的家庭背景決定了他首先要走父輩和祖輩走出來的路,那就是讀書、考試、做官的路,而這也是他在那個時代出人頭地時最主流的路。
命運似乎壹直在把袁世凱推向科舉。
袁世凱7歲的時候,被我們剛剛提到的舉人——他的叔叔袁寶卿收養。從此,袁世凱離開了教育資源有限的項家鄉,隨後跟隨視己如己出的繼父袁到濟南、山東、南京、江蘇等地官場,大開眼界。
為了讓他的繼承人專心學業,袁專門為他聘請了當地的名師,包括濟南的博學之士,南京的文武雙全之士瞿伯格。此外,袁世凱的黑牛家也出身書香門第,熟讀詩書,經常教袁世凱的功課。
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即使再調皮,也難免受到壹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多多少少克制了自己的野性,開始按部就班地寫文章。
而且袁世凱的文章裏經常有驚人之語。讀完它們,人們往往會有壹種精神非凡的感覺。在《襄城文史資料》壹書中,我們可以窺見青年袁世凱的壹些精神特征:
只是好景不長。1873年,袁在任上病逝。年僅15歲的袁世凱回到河南老家時,受到其叔父袁保恒的器重,早年考中進士,已是朝廷二等官員。他認為袁世凱是個人才,家財萬貫說不準。
於是,袁保恒決定讓袁世凱在北京學習,並委托當時在北京工作多年的二哥袁淩豹監督袁世凱的學習。
要知道,和袁辦的家庭學校,請的老師都是京內名師。寫作、寫詩、寫文章都各自請了舉人,袁世凱能去那裏讀書真是幸事。
可能是袁世凱經歷了繼父和生父接連去世的噩耗,從曾經的浪子突然變得成熟了。他對學習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他沒有被逼著學習,而是主動努力學習。他可能期望將來能像他的父親和祖先壹樣,在考試中得到提升,甚至考上科舉,以此來博取功名,撐起袁氏家族的門面。
遠在北京的袁,原本覺得自己的外甥是個資質壹般的文才,但看到外甥如此努力,有所進步,不禁向大哥包衡誇贊袁世凱,認為他進步很大,值得結交,實際上屬於中上階層。
眼看三年壹次的省考就要到了,袁世凱也差不多準備好了。為了取得鄉試資格,他走上了“捐個郭健子”的道路,直接跨過了秀才的門檻。萬事俱備,只欠壹試。
照這個趨勢,袁世凱考個舉人應該不成問題。
考場上的兩次失望
1876年秋,丙子科農村考試的大幕緩緩拉開,袁世凱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從北京回到河南參加秋考。
考試的結果令袁世凱大失所望——他在孫山丟了名聲。
但在科舉時代,壹戰成名的人少之又少,中考之路很長。就連袁世凱的叔祖袁家三也考了很多次,直到29歲才考中。於是,二叔力勸袁世凱繼續在北京讀書,期待很久以後。
遺憾的是,袁世凱這次只在北京呆了壹年左右,就和袁保恒壹起回河南出差了。
當時河南在千裏之外,就是在那裏,傳說中的光緒年間大旱愈演愈烈。袁保恒返回家鄉的目的是奉命救災。大災難之後往往是大流行,袁保恒最終就是以這種姿勢死去的。此後,袁世凱再也沒有回北京讀書。
回到家鄉後,袁世凱確實流浪了壹段時間,但他的兩個叔叔已經把他引上了“科舉”的正道。不久,袁世凱利用分家所得的財產,定居河南淮陽,成立了“李澤山房”和“莫欺山房”兩個“文學社團”。他整天跟壹群文學朋友學詩,連當地太守都被他吸引了。壹時間,他以“文學領袖”聞名於世。
於是,更加自信的袁世凱開始積極參加第二次省考——1879。
考試結果如何?妳壹定猜到了!
民國初年,袁世凱的心境在《榮安弟子》壹書中有記載:
當時自吹自擂的袁世凱看到自己的兩個學弟平日在榜單上不如自己,大發雷霆,而自己在孫山又壹次失去了神秘的名字。委屈之下,產生了本文開頭的壹幕。他像歷史上的梁武帝壹樣,把氣出在詩歌上,然後把曾經驕傲的文字付之壹炬。
只不過滅亡了的梁元帝真的無力回天,而憤怒的袁世凱卻有可能涅槃重生。
武俠勝文學。
晚清是壹個特殊的時代。像曾國藩、李鴻章、袁家三等通過科舉入仕的文人,都奉命從事軍事戰術,誕生了壹批文武雙全的厲害人物。
袁世凱是在父輩、祖輩與撚軍、太平軍互相夾擊的時代大趨勢下誕生的。甚至他的名字的由來也與軍事和政治事件有關。正是在得到袁世凱的叔祖父袁家三成功攻占撚軍重鎮鳳陽的消息後,袁氏家族才結合“士”字給他取名為“世凱”。
據說袁世凱五歲的時候,看到撚軍圍攻袁宅的場景,無所畏懼,天生豪邁好兵。
繼父袁小時候在南京的時候,袁世凱從他的老師瞿沼先生那裏受益匪淺,老師教袁世凱拳腳功夫。這符合袁世凱的愛好,袁世凱精通刀馬不成問題。
閑暇之余,袁寶卿還會給袁世凱講壹些官場的經歷,自己也寫過各種文章,這讓十幾歲的袁世凱早早知道了壹些官場門道。
他在北京讀書的時候,很愛看兵書和兵書,尤其是《左傳》,以講兵出名。通常,我叔叔袁保恒經常處理壹些日常政務。他在豫救災時,努力工作,有條不紊地處理袁保恒留下的政府,卓有成效。
其實對比袁世凱早期的事跡,不難看出袁世凱是壹個武功勝於文學素養的人物。他從小就對軍事和政治事務有著神秘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個興趣,壹個既懂兵又懂政治的能人就逐漸出現了。
當科舉之路被堵死的時候,他還能轉身回心轉意。為什麽不效仿他的父親和祖先,走上從軍之路?對於深諳官場、人脈眾多的袁世凱來說,這是壹條既實用又經濟的路子。
去朝鮮的命運
科研失敗壹年後,1880年冬,袁世凱去了駐紮在山東蓬萊的吳長慶。
吳長慶曾是袁世凱的繼父袁寶卿的結義兄弟。1873年,袁死於任上,袁世凱年輕,仍倚重等人的喪事。對於袁世凱,吳長慶自然非常照顧他。
起初,吳長慶讓袁世凱做壹個商務會議,但實際上沒有什麽,這相當於壹個臨時的工作。妳為什麽這麽做?
吳長慶本人實際上是壹名舉人,在他身處亂世時,他組建了壹支軍隊,並成為清軍的領袖,被稱為儒家將軍。他希望袁世凱能繼續獲得功名,走科舉之路,所以沒有給他增加任何負擔。他還把自己幕府的秀才張謇推薦給袁世凱指導學習。值得壹提的是,張謇日後獲得了頭獎。
當時袁世凱其實就是抱著走著看著的心理,兩面下註,壹方面想在軍中有所作為,壹方面又不願意參加科舉考試。這可以從他寫給家人的信中看出:
這封信是袁世凱在山東鄧州軍營裏發的。那是1882年的三月,他已經離家1多年了。再過半年,就是取得省考之後的又壹次大考了。他希望擺脫軍營裏壹些不重要的事情,專心備考。然後我會在考試中推薦壹個人。拳擊之心,溢於言表。
只是世事多變。7月,朝鮮政局突變。清廷接到求救信息後,怕日本人性命不保,果斷要求吳長慶帶領清軍登船赴朝處理半島局勢。當時事情非常緊急,光緒皇帝親自下令。吳長慶也是用人的場合。有軍政才能的袁世凱不可能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所以當吳長慶抵達朝鮮時。
沒想到,這次朝鮮之行開啟了新的人生方向,徹底斷了他的科舉之路,也終於開啟了他在軍中發跡的道路。
從這個角度來看,出身書香門第,壹心要走家族老路,出人頭地的袁世凱,最終棄文從武,另辟蹊徑。原因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
科學領域的失意,啟發了急於求名的袁世凱,即可以嘗試自己的興趣——軍功方向。在恰當的時機,這壹嘗試真正開啟了袁世凱的人生,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主要參考文獻:
【1】【北宋】司馬光。紫同治劍?季梁21
[2]蘇全有,何克偉主編。袁世凱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3][中華民國]沈祖賢,吳闿生。《融安弟子誌》(第壹冊)18960.688686886607
[4]環球人物雜誌。往事如煙:民國政治家後代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5]傅文勇,主編。《項城市文史資料》總輯16袁世凱家族詩。
[6]《顧青》,林燕嬌主編。袁世凱。三聯出版社
繼續發表壹系列歷史文章。歡迎觀看。謝謝妳的支持。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