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空性和存在的陰陽的區別
《三國演義》中有四個謀士:程羽、徐庶、諸葛亮、龐統。他們不僅與水鏡老師司馬徽有過接觸,而且對這“十倍”的知識差距印象深刻。其實他們屬於同壹個校友群。而合作是相對松散的、無形的,僅限於把哲學從新法家提升到新儒學,再提升到精神層面,這裏儒法雜糅。
他們所謂的“十倍”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時差。高層次的人往往眼光遠大,能屏住呼吸,出道晚。他們的出場順序也是別扭、別扭、明快、統壹;其次,空與虛的區別在於,高層的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範圍大,所以有十裏有才,百裏有才,千裏有才等諺語。他們最初的軍事成就確實是壹樣的。程昱取東阿郡,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
但是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程羽和諸葛亮的成就遠遠大於徐庶和龐統。這是為什麽呢?事實證明,它們之間還有第三個區別,陰陽。前面的“十倍”指的是表面的畢業考試成績,我們可以稱之為巧妙或開放的計劃。但在實戰中,有些人會違背忠孝,使用權謀或陰謀。這四個人中,佟鶴舒最會搞陰謀,梁最會搞陰謀,梁比於高。專註於公共計劃的人傾向於服從,擅長陰謀的人傾向於反叛。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篡逆”對統治者來說是災難,但卻是本質的陰陽適應,也就是新陳代謝,合理不合理。另外,戰爭中壹切都是公平的。孫子甚至說他的公計是詭計,所以陰陽和忠臣之逆壹樣,本身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均衡掌握,合理使用。準確地說,陰謀屬於心臟病發作的範疇。但是,在封建社會,陰謀是無法從老師和書本上學到的。只有靠自我認知和自主研發。但壹旦擁有,就可以突然襲擊,改變命運。而冰凍諸葛亮因其戰略全面而脫穎而出。
起初,龐統完全忠於劉備。他先去留守,配合諸葛亮、徐庶,奪取赤壁救劉。所以赤壁之戰壹結束,龐統就直接投了劉備的票。為了不讓劉備難堪,他願意從底層做起,不急著出示魯肅和孔明的推薦信。果然在耒陽用真才實學征服了劉備,孔明也不得不承認龐統比他高十倍。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龐統如果真的想入隊,總有辦法的。連進門的能力都沒有,妳還敢自稱“鳳雛”嗎?我以為曹操的水寨也可以隨意進出。他在烏東采訪的時候和孫權發生了碰撞,只是為了逃避,不得罪任何人。
諸葛亮先請龐統,後想廢龐統。
諸葛亮可以幫劉備拿下荊州,但對“強民”卻無能為力。他不知道如何說服假裝正義的劉備篡奪劉璋,他不敢再打赤壁之戰了。然後在自己出殯之際,問龐統,龐統比自己強的是誰?此後,他們壹邊鎮守荊州,壹邊攻打西川,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
龐統的確比孔更有才華。他意識到,劉備攻陷荊州必須要裝出樂於助人的樣子,因為他想日後討好劉璋,可是到了劉璋這裏,他就可以打仗,“逼宮”了。理論上,他只是用了“逆來順受”兩個字,輕松說服了劉備;在武功上,他只用了黃忠和魏延這兩個不甘心做孔明“最後壹將”的人,實現了放棄的突破。
但是,當放棄不可避免,事情有變的時候,孔明給龐統發了壹封死亡威脅信。這壹招和徐叔冷凍前的騙術差不多。程羽利用了徐庶的孝心,先劫持了許穆,後投降了徐庶;利用諸葛亮龐統對劉備的忠誠和劉備對龐統的愛,先動搖劉備的心,再消滅龐統。這兩個陰謀家就像排球運動員。他們把球扣在兩個對手之間,迫使他們在給和拿中出錯。
故事是這樣的。廣漢的彭陽告訴劉備,有敵人想殺魏延、黃忠等被涪江淹沒的村莊。他還說:“這顆星在西方。這裏太白了。”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妳應該小心。“這個消息不僅救了劉備幾萬條命,還斬斷了敵人的主謀,化惡為善。
龐統·赫爾佐格
那麽是誰創造了被繩子吊起來的危險呢?是劉備。魏延之前活捉了川江保,但劉備堅持要放了他。魏延曰:“此人不可釋放。妳跑了,就再也不會來了。”劉備說:“我待人和善,人家卻不尊重我。”《決壹死戰》中,在優勢尚未確立的關鍵時刻,不考慮實際情況,濫用仁義,實在可笑。既然正義可以換來正義,那還有必要用它來戰鬥嗎?既然仁義可以互換,為什麽曹操沒有給妳壹寸土地?於是,劉備從“儒者之仁”墮落為“愚者之仁”,劉氏家族的遺傳病爆發,不再是當年對付曹操時的玄德。這次要不是彭陽幫忙,龐統早就功虧壹簣了。
諸葛亮緊急派人給馬良寫了壹封信,說:“明天晚上就太晚了。這是今年第三次了。天上有星,有幹象。”毗鄰太白羅城;主會有多兇,多不幸。小心點。”同樣的占星術,諸葛亮提出了第二種解釋。但龐統對諸葛亮的“善意”嗤之以鼻,進壹步提出了第三種解釋:“大壹統就是偉大。眾所周知,星星在西方,給主人壹個放棄的機會,不要否定邪惡的東西。“它還系統地解釋了天文學。就在太白羅城附近。先破靈寶應該是個不祥之兆。主公勿疑,早日參軍。”就像三說的。
龐統看穿了劉備,決定殺了他。
龍鳳不和讓劉備起了疑心。壹方面,他很珍惜龐統這個很有能力的顧問;另壹方面,他對難以捉摸的諸葛亮很有信心。可以肯定的是,劉備決定退守荊州。第二天,他用自己的夢說服了龐統,說:“我夜裏夢見壹個神人,用鐵棒打了我的右臂。我感到手臂疼痛。這是壹次糟糕的旅行嗎?”壹向膽大不信的龐統,是不會容忍這種患得患失、軟弱無力的言行的。他回答說:“壹個堅強的人臨陣退縮是正常的。為什麽要懷疑自己的夢想?”他說:“師父被孔明騙了。他不想統獨得逞,所以假裝懷疑主子的心。心中的疑惑會引出夢想。為什麽這麽激烈?名為“心”,主肝腦,傳播大地。別說了,主人。早點來。”說得好,壹是勇敢,二是忠誠,三是唯物,四是不與貪婪的人爭論。然而龐統壹大言不慚,忠誠度壹落千丈。他不想再為劉備工作了。劉備現在又蠢又老實,壹文不值。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在羅貫中看來,頻繁出現在《三國演義》中的占星術,是壹種騙人的把戲,或者說是對人心的攻擊。彭先分析了涪江的地理情況,再結合占星避開劉備的信仰。另壹方面,龐統認為占星術是壹種心理暗示,可以促進他對勝利的信念。如果占星術真的能預知未來,為什麽諸葛亮和龐統沒有預知涪江之危?他們不如彭嗎?
壹般來說,《三國演義》中的心理咨詢師很少罵人,也很少提到“死”或相關詞語。壹旦提到,他們可能就有了死亡動機。比如北伐時,郭嘉對曹操說:“我覺得丞相很好,但是如果他死了,我就報不了。”龐統和郭嘉壹樣,也是有意在這裏反主,表面上裝作忠心;他們都在個人生死和國家前途之間選擇了後者。郭嘉不知道劉備是個什麽樣的人,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新儒家領先於曹操的新法家。龐統也是。雖然不知道諸葛亮以後的具體作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儒生”比劉備的理學更高,他的光明前途會發展得更大。
因為龐統繼承了忠義之德,從不企圖篡天下,所以想讓位給孔明。像自由體操運動員壹樣,龐統在劃水前進的慣性大到停不下來的時候,得到了精彩的“反擊”。行動可以分解為:第壹,維護自己人和士兵的尊嚴,寧死在馬蘇,不做逃兵。按說龐統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退役保命,但是他沒有。這也是他和劉備最大的不同。二是為了不影響諸葛亮,把自己的死推給了劉備。為什麽他的馬在“騎了很久,從來沒有這樣過”之前會突然打滑?他也開始懷疑和恐懼死亡。他的情緒影響到馬了嗎?不要!看到劉備迷信這些東西,他振作起來,勸劉備跟他換馬。騎上劉備的白馬後,不僅不久於人世,還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責怪劉備。這樣劉備就不會生孔明的氣了。我夢見神人劉備打了他的胳膊,說明他潛意識裏有點懷疑孔明。只有孔明是劉備心中的神人。第三,他選擇死在鳳凰坡,反過來也安慰了命運多舛的劉備:我死有余辜,妳不必太自責。第四,龐統為什麽會出於嫉妒而多次揭諸葛亮的信?為什麽魏延走在壹條有很多樹的小道上,被安排在隊伍前面很遠的地方?我控制不住自己。留在更危險的後方隊伍有什麽用?妳不能和魏延壹起去嗎?本來龐統是想給諸葛亮看壹個明顯的破綻:我願意放棄我的工作,讓給妳。我不會死在妳手裏,也不知道妳的意圖。
所以,孔明對龐統的死沒有直接責任。如果說有什麽聯系的話,那就是孔明先發射了遠程攻擊導彈,但龐統立即準確攔截。這枚導彈的真正作用是讓龐統發現劉備玉的懦弱和愚蠢的信仰,進而堅定他反抗巫妖王的決心。——龐統聽到炸彈的聲音就會倒下。
其實龐統這種能指揮千人的超級謀士,如果不想自殺,大部分人是不會放過他的,就算是比他高的謀士也不好過。就算贏不了,他也能自保,更何況他的對手是壹個不知名的川將軍。
然而,誰能想到,在懦弱的死亡階段,壹箭射穿胸膛,抹黑肝臟和大腦,竟然是壹代鳳雛人精心策劃的自殺模式。世界上有什麽行為語言能更好的表現出對智慧的無知,為了正義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毫無疑問,龐統是當時唯壹的人才,但在天亮之前,他毅然把接力棒交給了見識更少、野心更大的孔明。
羅貫中的“保命”方法是地道的。表面上看起來,占星術的三種解釋終於成真了,但都是被人類操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