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文學故事中的成語

文學故事中的成語

像瀑布壹樣滔滔不絕地說話

壹個口若懸河的成語故事,出自晉代。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話像瀑布壹樣。形容能言善辯,口才極好,口齒伶俐。

司馬燕篡位後,滅蜀吞吳,統壹全國,建都洛陽的金朝,史稱西晉。西晉初年,當時文壇上活躍著許多文學家、學者,“竹林七賢”之壹的湘繡就生活在這個時代。項修對老子和莊子評價很高,行為也很相似。他不追求名利,不受當代禮儀的束縛,非常崇尚自然。

平時,他總是與誌同道合的朋友飲酒作詩,遊山玩水,卻很少與高官顯貴交往。到西晉時,評論《莊子》的人很多,據說不下十幾個。但項修讀了這些著作後,並不滿意,認為它們遠未闡發莊子思想的精髓。向秀覺得這些作品只是在語言和篇章上做了壹些膚淺的評論。因此,湘繡有意從思想和魅力上弘揚莊子學說。

有壹次,項修把這件事告訴了當時另壹位大學者嵇康,征求嵇康對這個想法的意見。嵇康明確表示不同意意向秀。他對向秀說:“這本書不需要註釋,妳的做法會影響讀者對書中奧秘的理解。“湘繡沒有采納嵇康的建議,仍然埋頭於《莊子》的註釋。向秀的註釋很好地表達了莊子的思想,他充分發揮了人們以前沒有發現的奇妙思想。當時引起了壹股讀《莊子》的熱潮。不幸的是,項修在這部作品完成之前就去世了。項修病後,兒子年紀太小,繼承不了父親的誌向,項修的功績被郭襄竊取。

郭襄年輕的時候很好學,也很聰明,所以很早就以博學而出名。最讓人看不起他的是他的人品。郭襄發現,湘繡對《莊子》的註釋還有兩篇未完成的文章《秋水》和《知樂》,還有壹篇未完成的文章《馬蹄》。於是,郭襄把所有的手稿都拿來,重新整理了壹遍,以自己的名義抄寫,讓郭襄的名聲越來越響。

通過這種手段,郭襄名氣更大了,下壹步應該是爭取合適的辦公室。當時還沒有實行科舉制度。誰要當官,必須有貴族背景,然後還有妳親戚的推薦。如果這兩條路都走不好,這輩子做官就沒希望了。郭襄成名後,州縣官員都來征郭襄為官。郭襄壹眼就發現想讓他做官的都是州縣官員,於是以職位低為由拒絕了申請,做出壹副清高的姿態。他只是每天看書,評論以前碑文的得失。

這種做法確實有效,迷惑了許多人,連顏這樣的大官都被他的幻覺蒙蔽了。有壹次,郭襄和王彥聊天,兩人無所不談,天文地理,百家爭鳴,調兵遣將,治亂興亡,郭襄說得很明白。王彥原本能言善辯,是當時壹流的學者。他聽了郭襄的話,不禁贊嘆道:“聽郭襄的話,就像壹條永不幹涸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