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班級情況分析通過去年秋季四班(1)半年的教學,我們對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總的來說,這個班的學生基礎很好,只有少數學生態度不好導致學習困難。學習習慣整體還不錯,上課學習興趣很高。我能很好地與老師協調,並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課內外各種作業的態度也很端正。對於壹些基礎知識作業,學生養成了自批自讀的好習慣,小組長勤於閱讀。但xx等少數學生還不夠成熟,需要老師加強對他們的培養和監督。
二、指導思想
以學校領導的兒童教育思想為指導,進壹步深化三模小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加入自己的自主課堂實驗研究課題,培養學生的提問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課堂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快樂學習和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書共有32篇課文,包括17精讀和15略讀。教材後面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這些課文分三個層次排列,從精讀、略讀到選讀,體現了從幫助到釋放的設計思路。教材設計了八個題目。分別是:遊遍千山、真誠待人、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活、田園生活、執著追求、故事走廊。其中,第三單元“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也有全面的學習內容,使得專題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第四,教學目標
1.每天中午語文補習前,要對前壹天的新課進行約10個單詞的聽寫訓練,以類似“少吃多吃”的形式通過課本要求的400個生詞。
2.每周摘抄200字左右的美文,提前設定摘抄的主題,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
3.每周課後累計閱讀時間要達到150分鐘,累計字數要達到10000字。在此基礎上,每月舉辦壹次讀書交流會。
4.寫作練習壹定要規範,要有意識地督促學生把每壹個字都寫得正確美觀,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5、會使用字典、詞典,能準確掌握漢字的相關字形和含義,並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
6.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老師自己做好示範和渲染閱讀。讓學生從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7.以去年黃老師的《貓》教學為例,在教學中要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在表達情感中的作用。
8、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記敘文的主旨。
9.每周寫3-5次日記,引導學生從日常的對話、經歷、體驗中尋找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措施
為了盡快深化學校的三模九步教學模式,研究自己的學科實驗,我打算嘗試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並在實踐中逐步修改完善。
(壹)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
讓學生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意願自覺學習,比如自由表達學習意願,主動做出學習決定,主動推動學習進程。如果學生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目的或意義,就能在無形中促進和監督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不應該被動接受,而應該積極參與,有主觀能動性。所以在課堂上,我要多給學生提問、解決問題、自我評價的機會,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
(2)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壹個學生成績的好壞,對他的學習習慣有最直接的影響。所以,從知識到智慧,從技能到習慣,絕非壹日之功。習慣依賴是對直覺的快速反應,需要長期練習和反復訓練。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培養學生質疑、合作、探究的習慣。
(三)繼續做好培訓和補差工作。
大力提升中專生,轉化學困生。尤其是xx等人,要給大家設立輔導項目,全部打破。
(4)高質量完成日常工作。
學生的成績是日積月累的。教師只有認真檢查作業,才能知道作業是否合格,才能知道問題的來源,才能及時指導解決問題。
2.2023年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壹、指導思想本學期,我們四年級語文教研工作圍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題的活動,進壹步推進“有效學習”的課堂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和思路:
1.積極推廣基於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教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營造有利於個性發展的開放式學習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2.進壹步研究新套路,加強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開發和實施,優化課堂練習和作業。本學期調整備課方式,實行強化備課和調整備課相結合的方法。每位老師集中備課不少於16課時,集中備課的教案和課件必須壹致。期末按照新常規精品課程要求提交優秀教案,推薦優秀設計參加縣市“新常規新設計”征集評選活動。
3.加強新課程理論的研究,使新課程理念逐步滲透到教師的思想領域。並充分利用教研組和學校的教研活動,將新課程理論與課堂實踐相結合,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優化課堂教學,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打造“有效”課堂。
4.明確本學期的主要研究課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組織教師圍繞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通過培訓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即掌握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時機、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應用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
5.以學生發展為本,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重視語文綜合學習,制定綜合學習計劃,紮實開展綜合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
6.加強質量控制。要以“溫州學業質量評價改革”為導向,減輕學生做“無效的、無意義的測試和評估”的負擔,提高習題的針對性和層次性,重視最後20%學生的學業分析和轉化。要分析質量,查漏補缺,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
本學期,教研組將反復研究各種出版物,如《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與進課堂》等。,了解其內涵,內化其思想,做學習筆記,交流學習經驗,理論聯系實際,解決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提高教師個人素質。通過中國教師培訓網學習“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理念、目的、途徑和方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應用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
(二)實施教研活動,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1.搞好學校的評課活動。要求本教研組的教師認真聽課、評課,及時寫出所學的經驗教訓、優秀案例和教學反思,堅持從組內做起,紮紮實實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2.舉辦教育研討會。我們小組會在集體備課活動中抽出壹部分時間,輪流進行語文話題的講座,討論壹些教育雜誌上的熱門文章。
3.加緊開發“大量閱讀和寫作中文”。充分利用早讀和閱讀課,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濃厚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突破作文教學中僵化的思維模式,倡導“生活作文”、“真情作文”、“想象作文”,構建“讀寫結合”的訓練體系,拓展讀寫,強化積累,真正實現語文的教學理念。
4.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發揮集體智慧,共同努力,使教學活動盡可能完美,從而縮小班級之間的差距,使全體教師和班級共同進步。
(3)圍繞常規工作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備課:根據教導處的要求,在原有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重點分析教材和學習情況,加強單元備課,在吃透教材後發揮集體智慧,結合個別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就是把備課做深做寬,為上好課打好基礎。
2.上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創新、生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淡化繁瑣的講解方式,充分利用現有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要樹立大語文觀,溝通教材內外、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聯系,拓寬語文學習渠道,紮紮實實全面學習語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3.作業:作業設計要“精”,作業要精挑細選,註重練習的有效性,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致”、規範、及時,評價要多元化。
4.輔導:因材施教,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3.2023年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壹、基本情況分析:本年級* * *,有xx名學生,年齡壹般在9-10歲之間,學生由周邊地區組成。所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文化基礎差異很大。由於大多數孩子來自農村,壹些學生可以廣泛閱讀,涉獵各種信息。少數學生除了課本,幾乎沒有閱讀其他書籍的能力。再加上父母文化背景淺,家庭輔導和家庭教育跟不上。這對孩子的學習是不利的。
二,教材分析
(1)四年級下冊保持壹、二、三年級教材特色,堅持生本思想,走發展語言之路,突出母語教育特色,貫穿現代教育理念,體現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有機統壹,努力構建“全面素養、早期閱讀、自主實踐、和諧發展”的教材體系。
(二)這本教材的特點
1,註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註重學生各種語言能力的培養。
3.註重文化的影響和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統壹。
4.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完善“中華百花園”形式,豐富“中華百花園”內容。
(三)本教材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在前七冊之後,本教材仍按專題組織,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成長足跡、秀美山川、科學環保、愛國主義、人文情懷、故事啟發、人與自然、中外文化。每個題目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征,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和愛美之心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精神面貌;能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努力實現理想。
(五)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教材繼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子,理解文中關鍵詞在表達感情中的作用,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學習本教材的基礎和學習本教材後應達到的水平。經過三年多的語文學習,學生學會了綜合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基本掌握了獨立識字的能力,特別是形成了查字典、看書、看報的習慣,會寫短篇記敘文。
學完這本教材,學生可以認識190個單詞,寫200個單詞。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理解文中關鍵詞語和表達在表達思想中的作用;能獨立閱讀書報,收集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能註意觀察周圍的事物,拓展想象力,樂於表達,願意把自己的作業讀給別人聽並與他人分享作業的快樂;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和社會,用文字和口頭表達我的觀察。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90字,能寫200字。
2、會使用詞典,學會使用詞典,具備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學會聯系語境,借助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義;能用硬筆書寫正楷,做到規範、正確、整潔。用毛筆抄寫正楷。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學習默讀,默讀要有壹定的速度,可以對課文不懂的地方提問。
5.積累課文中優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句子,以及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素材。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練習復述課文。
6.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低於654.38+百萬字。
7.能說普通話,會講故事,盡量具體生動,用文字打動他人。講故事盡量清晰易懂,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在談話中能認真傾聽,聽人能掌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匯報。
9、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收集信息,* * *著討論。結合語文學習,學會觀察自然和社會,用書面和口頭相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
10,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被生動感人的故事所激勵,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博大,激發民族自豪感。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要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2023年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壹、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分水嶺,是從初中到高中的橋梁。通過學習,應該能夠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期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基礎,這個基礎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所以,四年級在壹個人壹生的語文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本書通過精美的文選,培養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讀寫、文本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中學生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
1,能讀200個字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提高漢字書寫速度。中年時期的讀寫教學往往被忽視或不夠重視。識字和寫字應該是小學語文的常規教學,但不同年份處理識字和寫字的方法應該是不同的。
2.會使用字典和詞典(查字典和詞典的方法:詞序索引和部首索引)。能熟練用鋼筆書寫正楷,書寫正確、無誤、工整;初步學會用毛筆粘貼,繼續練習基本筆畫的方法,註意字的框架結構,初步養成認真臨摹的習慣。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默讀“不出聲,不讀書”,養成默讀的好習慣,以壹定的速度默讀。
5、體會文中表達好感的關鍵詞。能夠借助關鍵詞背誦指定課文;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夠抓住關鍵詞,理解壹段話的內容;閱讀正文時註意文章的標題;初步學會使用自然段落合並的方法,按照事物的先後順序對文本進行分段;能夠閱讀適當水平的兒童文學作品,理解主要內容。
6、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和語言,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記敘文的主旨,學會完整地講述壹件事,組織清晰,語句連貫。
7.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使用參考書的習慣;積累課文中優美的文字和精彩的片段,閱讀優秀的詩詞,課後閱讀壹定量,收集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8、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與他人詢問和討論的習慣。聽的人能抓住主要內容,簡要匯報。能夠清晰的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關註身邊的事,非正式地寫下自己的經歷、感受和想象。能夠寫的清晰具體。能夠改正練習中的錯誤句子。試著寫下妳的想法和讀書筆記。會寫短信短箋。
10,在綜合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收集資料,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初步學會整理和運用收集到的資料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11,使學生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於助人、謙虛謹慎、勇於奮鬥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本書共有32篇課文,包括17精讀和15略讀。教材後面有8篇選讀課文,40個* * *。教材內容以專題的形式組織,設計了八個專題,分別是:走遍千山、真誠待人、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活、田園生活、執著追求、故事走廊。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教育價值和時代感,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其中,第三單元“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也有全面的學習內容,使得專題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提供文本的背景信息,豐富學生的閱讀。中華園由五個欄目組成,包括四個固定欄目:口語交流、練習、我的發現和積累;還有“寬帶網”、“趣味語言”、“展臺”或“成語故事”,在全書的八個語言園中各安排兩次。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布置兩個“寬帶網”,引導收集和了解有關中國世界遺產和科技成果的信息;第三組和第七組設置了兩個綜合學習的“展臺”,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綜合學習成果的舞臺。每組課文後的單詞清單分為讀、寫、讀兩欄。“讀、讀、寫”列出了這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能讀會寫的單詞組成的單詞;“讀書筆記”中列出的單詞是由需要理解的單詞組成的,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能讀會寫的單詞組成的單詞也列在“讀書筆記”中。
第四,具體措施
1.創造壹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放松,專註於特定的學習目標。
5.2023年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壹、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要完成從中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應該能夠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期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基礎,這個基礎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特別是中低年級學生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的壞的,到了高年級都不容易改變。所以,四年級是壹個很關鍵的學年。
這個班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差,浮躁。上課不善於思考,不善於聽取別人的觀點和意見,不重視最基本的知識點,合作精神差,集體觀念弱,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重點不能只停留在語文教學上,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績,而應該從孩子的生活和工作出發,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二、本教材的基本結構
這本教材仍然是以專題的形式組織的:課例(課文精讀、課文略讀、思維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匯庫存、語文園地(口語交流、練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書通過精美的文選,培養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習和活動中如識字、寫作、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學習等。,實現了中學高年級階段的教學目標。
本書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是:
1.能讀200字寫200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和詞典,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能熟練地用鋼筆寫正楷,用毛筆抄寫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驗課文中表達情意的關鍵詞。
5.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記敘文的主旨。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與同學收集交換圖書資料。
7.談話過程中認真傾聽,養成征求意見和與人討論的習慣。聽的人能抓住主要內容,簡單匯報壹下。能夠清晰的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關註身邊的事,勤於寫作。能把內容寫清楚具體。會寫短信短箋。能夠糾正練習中有明顯錯誤的單詞和表達。
9.在綜合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收集信息,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實施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壹)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放松下來,專註於特定的學習目標,通過有目的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該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特定的學習情境,主要通過“對話”來實現。
1.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學生閱讀文本,通過想象文本中的描寫來創造生活意象,通過對比文本中人物的內心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琢磨和思辨,理解文章內容,達到與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和課文的作者交談。
作者寫文章是為了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邊理解,就是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讓學生的思想與作者的寫作意圖保持壹致,讓作者的思想讀得清楚。
3.學生和學習夥伴之間的對話。
人教版教材中,在“中華園”裏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壹個是小林,壹個是小東。事實上,學生可以把其中壹個想象成自己,另壹個想象成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通過閱讀這段對話,學生可以進入學習情境,激發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自己的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人心相通,道理相同。我有沒有壹些別人的感受?我能看到別人看到的嗎?教材編者用這樣的閱讀提示給學生壹個特定的環境,給學生壹種精神上的啟發,讓學生捫心自問。教科書通過特定的語言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最終讓學生與周圍的人和自然界的萬物進行對話,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從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2)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規律,語文學習也有壹個基本步驟。教材的呈現是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觸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習得方法,逐步找到學習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