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史記·李列傳》是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西漢前後400年的歷史。
原文摘錄
歷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是這樣評價他的高尚品格的:“桃李不言,自尋出路。”
翻譯
桃樹和李樹不需要文字來宣傳自己,但人們已經開始欽佩它們的美麗和品質,甚至在樹下開辟了壹條道路。這就好比壹個品德高尚的人不需要推銷自己,但他自然會獲得人們的尊重和欣賞。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句話通過比喻向我們傳達了壹個道理:道德高尚的人不需要張揚,他們高尚的表現自然會被人們看到,得到認可和欣賞。相反,如果壹個人總是自吹自擂,自吹自擂,只會降低他的道德形象,讓人對他感到厭惡和反感。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人際交往、職場競爭還是其他方面,都需要註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做壹個內心強大、誠實守信的人。
創作背景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了李廣將軍的戰功和高尚品德,死後受到軍民的悼念。李光將軍誠實、友好,贏得了人民的心。所以,這句話是對他高尚品格的褒獎。
給…作註解
桃李:指桃樹、李樹,也可以泛指果樹。
成為小路,就是行人來來往往,道路自然。
傳記體:史記的壹種文體,主要描述各種傳記和歷史事件。
人生啟蒙
這句話告訴我們,當我們有壹定的優點和品質時,並不壹定需要去宣傳。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心待人,品德良好,自然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問題。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試圖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但這樣做可能會讓我們更加迷失自我,走錯方向。
我們應該像桃子和李子壹樣,默默耕耘,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盡力做好每壹件事,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樣自然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欣賞。同時也要堅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誠實守信的態度對待每壹個人每壹件事,真正實現桃李自我發現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