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解讀《空巷》中的成語

解讀《空巷》中的成語

巷:當解釋為居住時。空巷:大街小巷的人都是空的。從巷子裏出來的每戶人家的照片。

2000年版《應用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成千上萬的人湧向壹個地方(去參加壹個盛大的儀式或觀看壹場熱鬧的活動),留下的是空空蕩蕩、冷冷清清的小巷。”《新華字典》2001修訂版解釋為:“人出家門。形容慶祝和歡迎的盛況。”

慈海對“空街”的解釋是“人多聚在壹起,產生空街”。

學者個人觀點

“萬人空巷”的古今含義與規範

有學者認為,將辭書中的“巷”解釋為“街巷”是錯誤的,應該解釋為“住宅”。

“空巷”這個成語保留了“住”的古義,被誤解為現在的意思,而沒有被字典揭示出來。這種模糊性存在差異,是造成“空巷”使用混亂的根本原因。既然“空巷”指的是空房子,而現代媒體又往往把“巷子”當成街巷,我們不妨認可並鼓勵使用形容街巷空空蕩蕩的用法。至於形容他們窩的用法,家家都是空的,不叫“空巷”,改成了“空屋”。

王紹華認為,成語“空巷”的用法標準應該是——認可並鼓勵使用描寫空巷、滿屋的B類用法;至於A類用法來形容他們窩裏的空屋,就不再是“空巷”而是“空屋”了。原因如下:(1)權威詞典的不正確定義已經造成並繼續造成標準混亂;(2)語言文學工作者和媒體從業人員普遍不理解“空巷”的“巷”就是房子,普通大眾“巷就是街”的潛意識根深蒂固;(3)大眾傳媒(包括黨報和權威報紙)的B類利用不僅勢不可擋,而且愈演愈烈;(4)形容電視的巨大吸引力,除夕夜的闔家團圓,空曠的大街小巷,用生命力極強的“空巷”非常恰當;而“萬人空巷”既表達了“萬人空巷”的本義又消除了歧義;(5)成語的俗化是合理的,可以被更多的人理解和使用,也可以拓展表意功能,豐富詞匯;而且之前的分詞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