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性質:貶義詞。
成語來源於:我們都是心急的人,早起沒有好處。——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例子:現在有壹種說法,早起鍛煉的人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摘自《早起不賺錢》(茶亭)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二版,65438+2002年2月65438+7月)
暗示
《晉書·祖逖傳》載:祖逖和都是宰相劉琨,他們睡在壹起,非常友好。半夜聽到雞叫,祖逖把劉琨踢醒,壹起跳舞。這就是經典的“聞雞起舞”的由來。
這壹守則激勵了許多人效仿早起尋求東西。各行各業的人都習慣早起。農民早起耕田耙地,小販擺攤賣貨,報童早起送報賣報,清潔工早起打掃街道;很多文化人也喜歡早起。歌手們早早地揚聲,舞者們早早地起來壓腿,文學作家們早早地起來寫作,戲劇演員們早早地起來唱歌...
早起的人目的不同,心態也不同。農民想多幹活,小販想多賣貨,報童想爭奪讀者,清潔工想少帶行人,知識分子追求高效率...他們此時的情緒大多很高。“早起不好”是貶義詞,但反過來說,如果早起不好,誰還會早起?很多時候,很難早起,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走出溫暖的被窩,走進冰冷的世界。如果沒有動力,妳就不願意去做。
清朝的官員也起得很早,夜深人靜時提著燈籠進入東華門參加早朝。為什麽皇帝喜歡早起?是勤快還是崇尚壹種氛圍?朝臣們願意上早朝嗎?摸黑離家,是忠誠還是無奈?是充滿了興奮還是怨恨?他們的心態肯定不壹樣。
老百姓愛早起,是因為社會習俗的傳承,是追求生存的需要,是個人生活的習慣,是聖賢提倡的結果。嚴家訓提倡“天蒙蒙亮就起床”,被後人奉為聖言,代代相傳。現代人把早起當成辛苦,把睡懶覺當成懶惰。冰心說她堅持早起很久了,四五點就開始寫。她“聞雞寫文章”,讀者以此為好習慣,尊重她。
把“聞雞起舞”的舞蹈說成是舞蹈,是想學文學的人的理解,但今天的新生活確實豐富了這個成語的含義。確實有很多人聽到雞叫就出去跳舞,尤其是壹些退休的女士,壹大早就穿上紅綠相間的絲綢衣服,上街跳秧歌。他們是名副其實的“聞雞起舞”。為了健康長壽,老年人喜歡早起。除了跳舞的人,還有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的人,都是為了鍛煉筋骨,有益身心。
早起的概念和歐羅巴不壹樣。《馬克思傳》說馬克思喜歡早起,每天早上9點去大英博物館學習寫作。乍壹看,他覺得奇怪,“怎麽9點多就早了?”實際上,馬克思工作到很晚,早上仍然比壹般人起得早。在歐洲,大多數人喜歡夜生活,或者去酒吧喝酒,或者做其他休閑。他們晚睡晚起。天亮了,正是他們酣睡的時候。商店直到90點鐘才開門。我最近在倫敦的壹個居民區看到,黎明時分絕對安靜,只有送信的郵遞員第壹個在街上工作。
不知道歐洲晚睡晚起的習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這壹定是工業文明的結果。在壹個沒有燈和蠟燭的時代,怎麽能聊工作和娛樂到深夜?然而,我們不是也進入了文明時代嗎?但是為什麽還要繼承傳統習慣呢?我覺得這可能也是東西方文化心理差異的壹種表現。
在現代都市,“聞雞起舞”只是早起的代名詞。為了環保的需要,城裏不允許養雞,雞叫成了響亮的聲音。公眾早已聽不到公雞的啼叫,但“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卻給人們留下了壹種永恒的精神——奮發向上、奮發圖強。
參考數據
百度百科:/item/% E6 % 97% A0 % E5 % 88% A9 % E4 % B8 % 8d % E8 % B5 % B7 % E6 % 97% A9/7844938?fr =阿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