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四字成語的內部分析
在漢語成語中,有許多具有雙重修辭色彩的四字成語所代表的客觀事物或現象,如①《雞腸鼠腹》中的“雞腸”對“鼠腹”;②《苦吟》中的“苦吟”與“血”;③“整合”中的“整合”與“滲透”;④《生活富裕》中“生活”對“年”等對偶成語所形成的引申意義或比喻意義在對偶句中找不到。比如“街談巷議”引申為輿論;“戴嶽皮星”形容早出晚歸,在田間辛苦勞作...分析這類成語的結構、類別和形式,進壹步揭示成語的引申意義或比喻意義,在高中漢語口譯教學中非常重要。本文所分析的對仗均出自成語專論,故稱之為“成語內對仗”。
內部對結構
其實四個字都是四字對仗成語中的詞(或語素)。從四個詞(或語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可以看出,壹個或兩個詞(或語素)和三個或四個詞(或語素)結構緊密,組合成成語的兩個部分,組合方式是對偶的,但成對的結構是不同的。常見的結構有四種:偏正、動賓、動補、主謂如上所述,①在雞腸和老鼠肚子裏,雞腸和老鼠肚子都是偏形式名詞,意義都變了,表示心胸狹窄,只考慮小事,不顧大局。比如線索、異端、瑣屑、甜言蜜語、方柄鑿、金馬、人面獸心、天香國色、金口玉言……都是兩個偏正式名詞來回組合產生新義,而這些成語的內部部分可以來回互換,意思相同。比如“天香國色”,可以說是“國色天香”;“金戈馬鐵”可以說是“金戈”...有些形式動詞相對組合成成語,比如:起於混沌,終於拋棄,潛移默化...而壹些形式形容詞相對組合成成語,比如極其惡毒,安全...②“苦心孤詣”前後使用動賓復合詞,動賓並置產生新的語義。”比喻煞費苦心。再比如:捶胸頓足,喪敵之力,捕風捉影,偷雞摸狗,畏首畏尾,堅定不移,羞花於月,調情於花...這些成語的動賓關系是“動詞+名稱”模式,關系明顯。還有壹種成語是動賓關系隱藏的,它的模式表征是“動詞+描寫”,但實際上這裏的“描寫”變成了名詞。比如“要執著,要鋒利”,“要執著”,“要鋒利”被翻譯成了“堅固的防護盔甲”和“鋒利的武器”,兩者並列,相對組合,“比喻沖鋒陷陣”。又如:標新立異,撥亂反正,裝瘋賣傻,喜新厭舊,挑肥揀瘦,扶正祛邪...③“精通”的兩部分是動補復合詞,前後並列,互為補充,形成內部的壹對固定短語,產生新的語義,再如:殺光壹切,校正校對,穩定平衡。
成語中結構的語法關系告訴我們,成語的意義不能只靠內對的前部或後部來表達,只有將前部和後部組合成對偶,相互映襯,才能表達成語的整體意義。
2.內部類別
在四字成語中,有常見的同類詞、同義詞和反義詞。
(1)相似詞相對於四字格成語的內部詞類與現代漢語相同,即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
1名詞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包括具體的和抽象的。如:東奔西跑、黃童子老漢、鼠眼怪、棗梨災、爭星、酒醉飽飯、竹彈絲、雕梁畫棟、張口結舌等。,名詞“東”“西”對;“孩子”和“老人”這壹對人際關系名詞;壹對動物名詞“獐”和“鼠”;“棗”和“梨”植物的名詞對;天文名詞對“鬥”和“興”;“酒”和“飯”的飲食名詞對;“竹”和“絲”樂器的名詞對;“梁”、“樓”名詞對;名詞對“口”和“舌”人體器官...
動詞對有三種:①表示具體動作的,如丟盔棄甲、東張西望……②表示心理活動的,如思前想後;③表示判斷和存在的,如:過去就是現在,沒有巧合……
常用的形容詞有三種:①表示形狀的,如:外圓內側,天厚...②表示性質的,如:純潔幹凈,天空漆黑...③表示狀態的,如男生女生,皺眉...
4量詞對,如:二次三次,三年五年...這種量詞內部匹配的情況不多。數詞很多,主要有三種:
(1)確切數字,如“三皇五帝”中的“黃三”、“五帝”,分別指傳說中最年長的伏羲、燧人氏、神農為黃三,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再比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②表約數,如:千絲萬縷,三階五應用...③表參考,如舉壹反三,顛倒是非...
代詞對可分為兩類:①指示代詞對,如顧此失彼,此起彼伏...②人稱代詞對,如生死和陰謀...
(2)同義詞對的前後部分所反映的客觀事物或現象,意義相同或相近,如“半斤為八兩”。舊制壹斤十六兩,半斤八兩。再比如:寂寞,赤縣神州...內在含義是全新的。
(3)反義對常見於名詞、動詞、虛詞中,在語義上屬於同壹範圍,但語義相反,詞性相同,結構正確。比如“東鄰”中的“東”、“西”是方位名詞;《互相學習》中的形容詞“長”和“短”指的是長度。再如:遍天下,對秦楚;漫步和鉆入地面;固定短語形成後,“寬與窄”、“說長說短”等詞語都產生了新的語義。
由同義詞和反義詞組合而成的四字詞組數不勝數,如憶苦思甜,妳將何去何從,嘆息,內鬥,好逸惡勞,棄暗投明...
可見,同類詞、同義詞、反義詞在四字格成語中都有壹個“配對”的特點。嵌入的詞(語素)在詞(語義)義上相同、相似、相反,在結構上都相反。組合成成語後,語義就轉化了。比如“東”、“西”代表兩個方向,當動詞“張”、“王”嵌入時,則代表四面八方,即“無處不在”的意思;“長”和“短”表示長度,動詞“帶”和“補”嵌入後,語義轉化為“優點”和“缺點”。
三內對形式
根據四字成語中兩部分之間的關系,四字成語的形式可以分為三種:肯定式、否定式和串對式:
1的前後部分是有聯系的、相似的、類似的事物或同壹事物的兩個方面,在意義上是互補的,說明同壹事物。比如《飛兔行》中的“武”和“兔”就屬於動物名詞對,分別指傳說中太陽裏的太陽和月亮裏的玉兔。這裏“烏”用來代表太陽,“兔”用來指月亮;“飛”和“走”是動詞對,都表示移動得很快;“天上飛”和“兔子裏走”的主謂結構對共同表明了壹個道理:“時間跑得快”。再比如“備軍”,由兩個動賓復合詞“備軍”組成。“備軍”就是“磨兵器”、“備馬”,就是磨好兵器,餵好馬,就是準備打仗。再比如“回馬放牛”,由兩個動賓復合詞組成,分別是“回馬”和“放牛”。在古代戰爭中,牛馬都被征用為戰爭服務,立下了汗馬功勞。動詞“還”和“放”分別嵌在“馬”和“牛”的前面,表示牛馬為戰爭服務的約束已經解除,表示“這種由正轉負的成語,前後部分組合靈活,交換後語義不變,行動無先後。
內部對齊的對立前後部分是對立的事物或者用壹個事物的反面來對比和互補來說明某壹個事物。比如①陽從陰,②古不今,③泰山為羽。①是“陽風”對“印偉”:前者指表面上的服從,後者指暗中的不服從;②它的“古是”對“今非”:壹對名詞反義詞和壹對動詞反義詞交叉配對:它討論的是從古到今的好與壞、美與醜、對與錯;③前者是地理名詞,表示“重”,後者是動物名詞,表示“輕”。“輕”與“重”的組合,形成了“泰山”與“鴻毛”的隱喻意義:輕重之別。再如:愛閑恨工,交友遠攻近,怕死,正反成對,讓人深思,明白事理。
弦的前後部分有傳承、條件、因果、目的等關系,如:兔死悲、壹波接壹波、觸目驚心、滴水穿石、循跡而行、貪小失大、驚蛇、見異思遷、得意忘形、唇紅齒冷、春秋碩果累累...
綜上所述,在初高中漢語釋義教學中,認真分析四字成語的內對現象,仔細研究其內對結構、內對類別和內對形式,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四字成語的內涵和比喻意義,對引導中學生揭示和掌握四字成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意義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