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殘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是壹個成語,來源於東漢班固寫的《韓曙劉欣傳》:“猶欲抱殘守缺,恐見私意破碎,而不能善服公利。”扶著殘疾人,就是扶著破破爛爛的東西;形容守舊,不願接受新事物,帶有貶義;壹般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狀語。
成語寓意:接受並改正人的缺點是壹種自我完善,否則,妳要麽原地踏步,要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吳京博士知道《左傳》壹批古籍的內容和意義,卻以隱瞞自己學識不足為由拒絕參與研究。在被嚴格糾正後,他變得憤怒和屈辱。
成語告訴人們,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利於行。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們壹生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我們可以改正錯誤,變得越來越完美!
執著於不完整和停滯不前的區別;
“抱殘守缺”和“固步自封”的意思差不多,都有墨守成規、不願創新、不求進步的意思;不同的是,“執著於不完整”重在保守,不學習新知識,不接受新事物。
“原地踏步”強調停頓,意思是不求上進,不求上進。因為它們的意思不同,所以經常放在壹起使用,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