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有哪些關於古代送信的典故_古代送信的故事

古信傳遞典故1:青鳥送書1998 10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JP72《第二十二屆萬國郵政聯盟代表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包郵膠片1壹套4張,其中第三張?愛綠東方?主圖和郵資圖內容相同,都是以驛站和長城為背景的彩色小鳥,表現了中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

據中國古代善本《山海經》記載,有三種青鳥,分別叫趙蘭和晏子(還有壹種青鳥的名字作者

有哪些關於古代送信的典故_古代送信的故事

古信傳遞典故1:青鳥送書1998 10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JP72《第二十二屆萬國郵政聯盟代表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包郵膠片1壹套4張,其中第三張?愛綠東方?主圖和郵資圖內容相同,都是以驛站和長城為背景的彩色小鳥,表現了中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

據中國古代善本《山海經》記載,有三種青鳥,分別叫趙蘭和晏子(還有壹種青鳥的名字作者

有哪些關於古代送信的典故_古代送信的故事

古信傳遞典故1:青鳥送書1998 10 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JP72《第二十二屆萬國郵政聯盟代表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包郵膠片1壹套4張,其中第三張?愛綠東方?主圖和郵資圖內容相同,都是以驛站和長城為背景的彩色小鳥,表現了中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

據中國古代善本《山海經》記載,有三種青鳥,分別叫趙蘭和晏子(還有壹種青鳥的名字作者沒有查到)。他們是西王母的侍從和使者,可以飛越千山傳遞信息,向世人傳遞吉祥、幸福、快樂的好消息。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壹封信,西王母派青鳥送書,而青鳥總是把西王母的信送到漢宮成化殿前。在後來的神話中,青鳥逐漸演變為鳥中之王?鳳凰城。

南唐大師李靖有詩嗎?青鳥不把消息傳到雲外,丁香在雨中空悲涼?唐代李白有詩?長相思可以獎勵三只青鳥嗎?李商隱有詩?沒有去彭山的路,哦,藍鳥,聽著!-把她說的帶給我!?崔有詩?姚思武帝,青鳥是什麽時候傳的?,都是借來的?青鳥送書?典故。

古信傳典故二:魚手尺1990 165438+10月28日,原郵電部發行J174M《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郵票圖案為姑蘇驛,邊紙圖案為古代青銅器上的魚形銘文。魚刺?象征郵政通信。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魚被視為送信的使者。魚元素?、?魚書?、?鯉魚?、?雙鯉?作為字母的同義詞。唐代李商隱在《給令狐沖書記的寄語》壹詩中寫道:?妳是嵩山的雲,我是秦川樹,久別故鄉;千裏之外,妳寄來了壹封慰問信。?在古代,人們經常用絲綢寫信。到了唐代,用絲綢織成的邊條寫信更流行了。因為唐朝的人經常用壹尺長的絲綢寫信,所以信也被稱為?腳元素?(?蘇?白色生絲的)。因為人們在攜帶信件時,往往把大小元素組成雙鯉的形狀,於是就有了李商隱?雙鯉壹張紙?聲明。很明顯,在這裏?雙鯉?它不是真正的兩條鯉魚,而只是壹對鯉魚形狀的元素。

字母和?魚?事實上,這種關系早在唐朝以前就存在了。秦漢時期有壹部名為《長城洞飲馬》的樂府詩集,主要記載秦始皇修長城,強迫大量男子服役,導致妻兒分離,大部分思念丈夫。其中壹條用五個字寫道:遠道而來的客人,留給我壹對鯉魚;叫男孩打開木盒,用尺子寫了壹封信。跪了很久看壹本平淡的書,書裏是什麽樣子的?說長相思,然後加米。?這首詩裏的?雙鯉?其實並不是指兩條鯉魚,而是用兩塊木板拼起來的壹條木刻鯉魚。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沒有現在的信封。竹簡、木簡或有字母的大小元素夾在兩塊木板中間,把這兩塊木板雕刻成鯉魚的形狀,就成了詩?雙鯉?是的。將兩塊鯉魚形狀的木板放在壹起,用繩子在木板上的三個鐵絲槽裏綁三次,穿過壹個方孔,在打結的地方用極細的黏土封死,然後在黏土上用封條封死。完成了嗎?泥封?這可以防止信件在投遞過程中被私自打開。至於那些詩?做飯?話,不是真的要走了嗎?做飯?,不過只是壹個搞笑的詞。

古信典故:烽火臺的故事1994 165438+10月7日,原郵電部發行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郵票圖案為新疆庫車縣克孜勒嘎哈漢代烽火臺遺址,頁邊文字為甘肅省居延區1974。我期待著透過篝火見到妳?歷史遺跡。

?燈塔?是中國古代用來傳遞邊疆軍事信息的壹種通信方式。始於商周,延至明清。幾千年來壹直在互相學習,尤其是在漢代。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樞紐的高處,每隔壹定距離修建壹個高臺,俗稱烽火臺,也稱烽火臺、棧橋、煙墩等。高臺上有駐軍在等著。敵人入侵時,他們白天燒柴。燒焦的煙?報警,晚上燒柴?起風了?打電話報警。當壹個站點燃壹個烽火,鄰站也相繼點燃火把,壹個個經過,不壹會兒,為了報告敵情,調兵遣將,請求增援,擊潰敵軍。

我國歷史上又有壹個為了討好美女,隨意點燃篝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篝火演王子?這個故事。

周朝的都城濠江是在商朝滅亡後建立的,歷史上稱為西周。早期,紂王為了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英雄分封到各地為諸侯,建立了諸侯國,建立了壹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壹定程度的發展。

古書傳的典故:黃耳傳書,鴿子傳書,大家都很熟悉,因為現在有了鴿子協會,經常舉辦長途信鴿放飛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這源於它獨特的功能,即通過感受磁力和緯度來辨別方向。

關於信鴿傳書的確切開始時間,目前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已經非常普遍。五代王人禹的《開元天寶遺》壹書中有什麽?書鴿?的記錄:?張九齡十幾歲的時候,家裏養過鴿子。每與親友通信,只上鴿腳書部,照教,飛投。我九歲的時候是個飛奴,人見人愛被打暈。?張九齡是唐代的政治家和詩人。他不僅用信鴿送信,還給信鴿起了壹個好聽的名字,飛奴?。此後,信鴿壹直在宋元明清時期人們的交往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我國的歷史記載中,信鴿主要用於軍事通信的目的。例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將張浚視察段的軍隊。當張軍來到軍營時,驚訝地發現沒有人影。他想讓屈段把他的部隊召集到他的眼前。屈端壹聽,馬上把自己指揮的五軍花名冊遞給張軍,讓他隨便看看哪支軍隊。張軍指著花名冊說:?我想在這裏看到妳的第壹支軍隊。?曲端受命後,不慌不忙地打開籠子,放出壹只鴿子。壹瞬間,第壹軍所有士兵全副武裝,迅速到達。張軍大吃壹驚,說:?我想看看妳所有的軍隊。?曲端再次打開籠子,放出了四只鴿子。很快,其他四個軍也趕到了現場。面對眼前整齊集結的部隊,張軍喜出望外,對屈端贊不絕口。事實上,曲端放飛的5只鴿子都是訓練有素的信鴿,早就和部隊調動的文件綁在壹起了。壹旦從籠子裏放出來,他們就立刻飛到他們指出的地點,把調兵的文件發給相應的部隊。

古人傳遞信息的短篇小說在伯敬園打獵時射中了壹只腳上綁著帛書的雁,蘇武並沒有死,而是在壹只大澤裏。?韓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訝,但又無法否認,只好放了蘇武回去。

我們今天用來娛樂的風箏,在古代作為應急通訊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的能工巧匠輸了局(也就是魯班)就模仿了壹只鳥的形狀?砍竹木以為是喜鵲,三天後飛走?這種竹木能飛?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東漢時,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用竹簽做個框,再用紙糊起來,就成了?壹個風箏?。五代的時候,人們在做紙鳶的時候,會在上面綁壹個竹哨。風吹響了竹笛,聽起來像阿正。風箏?這就是這個詞的來源。

最初的風箏是為軍事需要而制作的,主要用途是用於軍事偵察或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直到唐代,風箏才逐漸成為壹種娛樂玩具,在民間流傳開來。

郵局的出現

壹般認為郵局是由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建立的。居魯士統治著壹個龐大的帝國,通過信使傳遞信件和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帝國的需要。為此,他建立了由許多驛站組成的郵政管理部門,這就是最早的郵局。這些驛站相隔壹定距離,負責照顧每天跑壹站的驛馬。

中國很早就有了郵政系統,到了唐朝基本完善。元朝還整頓了連接東西方的驛站制度。

公元前31年,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羅馬人仿照這樣的機構,建立了公共驛站。車站配有餵草料的驛馬和供過往官員使用的客房。

在中世紀,羅馬式郵局消失了,修道院遍布歐洲。修道院之間的交流是通過使用被稱為“祭祀棺材”的羊皮紙卷軸進行的。第壹個修道院把他們的謠言寫在紙卷上,到了修道院,又加上他們的謠言,使得紙卷越來越長。例如,傳輸St?《維羅爾修道院院長之死》紙卷長9.5米,寬0.25米。人們稱它為修道士郵局。

清郵局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5),是清代上海十三大驛站之壹。經歷了私信局-洋郵局-報社-海關郵政-大慶郵政等不同階段。目前是華東地區僅存的清代郵局遺址,也是中國近代郵政史的縮影。

1878(清光緒四年),煙臺?華陽信館?在周村設立分館,是清代淄博郵政機構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慶郵局開業。1902成立博山二級大慶郵局,在八鬥、西冶街設有兩個代辦所,5個信件櫃臺,其中村郵2個,沂水、王莊郵2個,萊蕪、泰安郵4個。在1904,廣順,西關,臨淄,健康堂藥店設立了郵政代辦處。次年,桓臺在張店、所鎮設立了三等郵局和支局。張店大慶郵政支局位於原張店街東四街,為商戶辦理信件和匯兌業務。石洲村、淄川、新城(桓臺)所鎮、張店等局屬濟南總局,博山、臨淄、金陵、何姿屬青州總局。

辛亥革命後?大慶郵局?重命名?中國郵政局?。郵局分四級:郵務員、郵務員、郵差、局務員。原張店大慶郵局遷至南北街。

1919 65438+10月,臨淄中華郵政所在臨淄市成立。開始是三級郵局,次年6月升級為二級郵局。在農村,有四個分支,即新店、紫河店、孫樓店和西關。1920年8月,桓臺縣郵政局(三級局)、張店郵政局(三級局,後升為二級局)、周村郵政局(二級局)、博山郵政局(二級局)成立。桓臺縣郵政局在北石橋、曹村山頭橋有信報箱,由商戶辦理。

1921年,博山郵政局增加兩名郵差在村鎮外巡邏,兵分南北兩路,3日巡回壹周。西河、袁泉、八鬥、夏莊、邢家莊都有信封櫃。

1924,張店中華郵局改為二等二局,租用民房3間,經營匯票、保價信件、普通信件。南定還有壹個郵局。

1926,張店郵政所遷至原張店二路(現西壹路)並增設包裹郵寄等業務。同時,在李福生和谷瑋設立郵箱,在馬尚和谷瑋分別設立郵寄機構,辦理小額匯款業務。

1931年,新店支局升級為新店郵政所。

1943,鐵山、谷瑋、石橋設立郵政代辦所,後改為郵局,辦理小額匯款業務。

從65438年到0945年,張店和南定都是二級和二級郵局。張店郵電局1名局長,2名郵務員,3名信差,4名苦力。長城和馬尚也有郵政機構。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國郵政局?即由戰時郵局接收。

猜妳喜歡:

1.古代成語和典故

2.給朋友的古代書信範本

3.古代文明和禮儀的典故

4.古代名人讀故事

5.古代成語典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