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古代儒家對佛教理論的偏見。後來被大乘佛教繼承,圓滿地闡述了其產生和屈辱的真相。
詞語解釋:
四大:在古代,忠、孝、仁被稱為“四大”。
無:對於佛經的意義是不執著的,金剛經裏的壹切都是虛空的,像夢,像泡,像露,像電。
佛經很長,各相都沒有。
比如不孝/不孝有三種描述,最後壹種是最偉大的!
成語的由來:《四十二章》20:“佛言應記為身四大,各有名,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