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殺生為仁的成語故事_成語“殺生為仁”的出處和主角是誰?

殺生為仁的成語故事_成語“殺生為仁”的出處和主角是誰?

意譯

殺:祭祀。

身體:生命。

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

這個成語意思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實現仁義。

使用

現在用來指為了正義的事業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來源

這個成語出自《論語·衛靈公》:“孔子說,‘仁人者,仁者,無存害仁,而殺身成仁’。”"

成語故事

有壹次,孔子的弟子問孔子關於仁和人生的問題。他問:“妳給我們講的仁義是非常正確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善待他人,的確是壹種難得的美德。我也很想要這種美德,但這也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好好活著的願望。生與仁有沖突怎麽辦?”孔子很認真地說:“壹切真正的仁人誌士,都不會因為怕死而害仁。為了能夠成全仁義,他們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弟子聽了之後,非常感動,恭恭敬敬地給了孔子壹份禮物。這時孔子的另壹個學生子貢又問:“仁壹定很難做到吧?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這種美德?”孔子回答說:“仁的培養可以從零開始。”比如,壹個工匠要做好壹件工作,首先要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對壹個國家來說,要選擇賢德之人輔佐;對於壹個人來說,應該選擇士中仁人來交朋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仁愛的品格。"

千古楷模[孔子的尊稱]

孔子是中國第壹個以私人身份講課的教育家。他主張每個人,無論出身如何,都應該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被尊為“萬世之師”。他非常重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提倡嚴於律己、忠恕待人、言行壹致等自強不息的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