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相信很多人都會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那裏,讓長輩幫著帶孩子。我家也是如此。壹開始我老公跟我說,想讓孩子回老家讓老人照顧,我不是很開心。畢竟孩子小,調皮。同時也覺得老人沒什麽文化,時代相差那麽遠,怕孩子不習慣。
但是,我架不住老公的說法,簡單壹句話就閉嘴了。家裏沒人帶孩子,我們都要上班。找個保姆甚至比長輩的孫子還不痛苦,我想了想就答應了。畢竟等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他們會自己去接,自己帶。
本來我以為兒子跟爺爺在農村生活,性格會變得遲鈍。沒想到,夫妻二人把孩子抱回來的時候,孩子的表演能力很強。6歲的他剛上學就已經掌握了200個成語,說話的時候總是帶著成語,讓我特別驚訝。
比如有壹天我帶孩子去遊樂園。壹進遊樂園,兒子就對著人群說:今天真是人山人海。後來兒子想玩過山車。我怕過山車太嚇人,就沒同意。這時候兒子又補充了壹句:不要老是提心吊膽的。這裏的設備非常安全。簡單的幾句對話,讓我覺得兒子才華橫溢。
這讓我特別好奇,我兒子是怎麽學會這麽多成語的,還能準備用對句子,說明他兒子懂這些成語,而老人沒什麽文化,不可能有這麽多成語教孩子。
直到後來,孩子上學了,在壹次家長會上,跟老師說話的時候,老師特別表揚我兒子。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真的是壹個小天才,非常可愛。老師還問我怎麽養孩子,孩子這個年紀怎麽學了這麽多實用成語。我當時答不上來,只是回答說我兒子的爺爺教我的。
這件事之後,我更加好奇老人是怎麽教的,於是在壹次回家過年的機會上,我問老人是怎麽做的。老人笑著告訴我,他其實沒受過什麽教育,但是平時在老年活動中心和其他人打牌聊天,所以認識了那裏的壹個退休語文老師,剛開始聊天也沒什麽。後來那個朋友得知我在帶孫子,就告訴我,其實長輩也可以幫忙帶孩子,尤其是孩子。
於是朋友告訴老人,可以用成語接龍的方式來刺激和培養孩子的詞匯量。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對孩子以後在校有很大的幫助。
老人還說,我剛開始認識的成語不多,每次打牌都需要問這位朋友。後來朋友直接給他推薦了壹套成語接龍牌,他也從抽屜裏拿出這套牌給我看。卡片看起來很小,但每壹張都是壹個成語,所以有了這套卡片,老人的成語詞匯量大大增加了。
後來老人還說,起初孩子們對學習新成語興趣不大,他就想辦法,因為他們平時喜歡打牌,而這套“成語接龍”牌和他們平時玩的牌差不多,所以他就幹脆和孩子們玩了壹個紙牌遊戲,這些牌就是“成語接龍”牌。
遊戲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興趣,所以每天孩子都會找老人和他壹起打牌,老人也會在打牌的過程中給孩子分析講解每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這也是為什麽孩子的現狀壹直能說出來的原因。
我接過“成語接龍”卡片看了看。它裝在壹個鐵盒子裏,攜帶非常方便。此外,裏面的卡片也制作精美。卡片上的成語都有拼音和註釋,就像老人沒有很高的學歷,也能很容易地學會成語的意思。
同時,我數了壹盒160的卡片,也就是說,這個盒子裏有160個成語,孩子可以通過平時打牌更直觀地學習成語,理解其含義。
看完這套卡片,我真的很佩服這位老人,他居然能想到玩卡牌遊戲,玩成語接龍,而且通過這種遊戲,他還能提高孩子的成語詞匯量,幫助他們學習更多的成語。所以我特意問了老人怎麽玩。
老人告訴我,玩牌其實有幾種方式,他和孩子玩得最多的是“猜牌”這個遊戲。首先,準備六張卡片,把尾部放在桌子上。然後雙方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來翻牌,最後看誰翻的牌成語接龍最長,也就是誰贏。因為這個遊戲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同時通過反復翻牌,讓孩子更加熟悉成語,提高速度。
當然,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很多方法,比如“擲骰子抽牌”。通過擲骰子,雙方先抽對方的牌,然後如果從對方抽的牌和自己的牌能形成成語接龍,就放在壹邊,以此類推,最後看誰的牌多,就算誰贏了。
聽了老人的方法,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回到家,也開始和孩子壹起玩。因為孩子們和我爺爺打過很多次,我總是輸給我兒子。最後兒子覺得無聊,就去找爸爸玩了。雖然他被兒子拒絕了,但我還是很開心。畢竟這種方法讓我兒子成了家裏最有“文化”的人。
而且上學也壹直被老師同學喜歡。所以在這裏,我真心的把這套“成語接龍”卡片分享給大家。真的很有趣。既能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又能讓孩子在遊戲中多觀察,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