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成語惠來

成語惠來

“過橋就拆,拿到路就堵。”這是南宋大智禪師石在《禪人贊詩四首》中所寫的壹首詩,也是成語“過河拆橋”的最早出處。常用來表示達到目的後踢開幫助過自己的人,警示人們要懂得報恩感恩。然而,在廣東潮州,每天都在上演壹出現實版的“踢倒大橋”。這是怎麽回事?我們去看看吧。

在看橋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壹下這位大慧禪師。大慧大師曾經是宋孝宗趙昚的壹名教師。他在世時“法座天下第壹”,以“振興經濟”著稱。宋孝宗趙昚被後人認為是南宋最成功的皇帝。他在位27年,整頓官僚,興修水利,發展農業,減稅減役。尤其是水利工程,每年都會派人員明察暗訪,弄虛作假、質量不達標者將受到懲罰,人民安居樂業,被譽為“乾凈之治”。

南宋第七年,也就是公元1171年,孝宗皇帝寫了《原道上》,主張“以佛養心,以舊治身,以儒治天下”。也是在這壹年,潮州知府曾王帶領人們在漢江上建造了壹艘船,名為嵇康橋。

“潮邦,海在南方”,這是唐宋八大家之壹的韓愈被貶潮州刺史時,在他的名篇《祭鱷魚》中說的話。潮州是壹座有著1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位於粵東韓江三角洲北部,東與福建省詔安、平和接壤,西接揭陽市,北接梅州,南接南海、汕頭,海岸線長1.36公裏。65%以上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在韓愈來到這裏之前,這裏曾是遠離都城長安的荒涼偏僻之地。

“信在九霄雲外,夕落潮州路八千。欲為聖人消災,願衰惜老。雲恒秦嶺的家在哪裏?大雪阻礙了馬的前進。我知道妳應該有興趣來很遠的地方,這樣我就可以在河邊收集我的骨頭。”韓愈被貶潮州僅八個月,卻在這裏傾註了全部心血。他把中原的先進文化帶到嶺南,驅趕鱷魚,興修水利,開辦學校,開始農耕,被當地人尊為神。潮州山水也因他而改名。潮州人把筆架山改名為寒山,山腳下的鱷魚溪也改成了韓江。

韓江流經潮州,江面開闊,江心急。是“老於行舟,畏於自身”。“它與來這裏的人有緣;我問心無愧,對得起人民。”關心人民的韓愈成為後人的楷模。

為了解決漢江兩岸的交通,從南宋第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王修建了86座浮橋的嵇康橋,壹直到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建功立業,源源不斷地從寒山運來石頭。

廣濟橋也叫嵇康橋、丁後橋、濟川橋,但潮州本地人更喜歡叫廣濟橋祥子橋。它是與趙州橋、盧溝橋、洛陽橋齊名的中國四大古橋之壹,以“十八梭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而聞名於世。

廣濟橋的東面是韓文公祠和韓山師範學院,西面是潮州古城。廣濟樓、牌坊街、甲地巷、開元寺等潮州人文歷史的精華都集中在這裏。

廣濟橋被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開合式橋梁。據清代譚崔的《楚朱婷魯玉娥饢》所寫,“濟川橋在潮州府東門外...早晚開門下棋。”

通俗地說,就是這個橋,可以分可以合。每天朝九晚五,準時上演“過河拆橋”的戲碼。白天人經過時,廣濟橋東西兩端連成壹個整體;夜間或遇洪水時,解開固定在漢江中間的浮橋,讓出航道。

“漲潮時到不了橋,就白走了。”在廣濟橋上,最引人註目的是橋上眾多的亭臺和橋墩。“聽道”對“賞雨”,“左通”對“遊達”,“尋林”對“尋風”...橋亭上的每壹塊牌匾都值得停下來讀壹讀。

廣濟橋為浮梁組合結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組成,東連石梁橋,中橋。最令人驚嘆的是,石梁大橋並沒有用砂漿粘合,而是“鑿出榫眼和榫頭來使其吻合”,而且所有這些都是用榫眼和榫頭加固的。

走在廣濟橋上,腳下的每壹塊石頭似乎都在講述潮州人接力建橋的故事。公元1174年,也就是宋元年,剛建成不到三年的大橋浮橋被漢江洪水沖毀。繼任者常威修橋時,浮橋數量增至106,並在西岸面向寒山建有陽臺,取名韓陽亭。

五年後,接替常威的新任知府朱江在漢江上加建了兩個碼頭,並在每個碼頭上各建了壹座亭子。東邊的那個叫冰壺,西邊的那個叫遇見,中間的那個叫小蓬萊,開啟了墩上建亭的歷史。

宋七年(1180),太守王在漢江西岸又建了壹個碼頭,並在碼頭和江岸之間建了壹座橋。從那以後,嵇康橋變成了舟橋和梁橋的結合體。

隨後幾年,潮州歷任知府繼續在東西兩端修建橋墩,再以樹為橋,放下磚石的骨灰盒,在橋墩上修建亭臺樓閣,作為商、官、民的休憩之所。

亭臺樓閣上掛著的燈籠,隨風搖曳,不僅僅是吉祥。明朝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羅伊對年久失修的濟川橋進行了全面的改建和加固。工匠們在橋墩上放上橫梁,在木頭和石頭之間使用,在橫梁上鋪上厚板,在板上鋪上磚塊。他們用三根重四千斤的鐵索把河中激流處的浮船串起來,在橋上建了126個亭子,在亭子間建了12個亭子。建成後西岸有10墩9孔,長165米;東岸為13墩12孔,長287米;中間是24艘船並排連接的浮橋,長91米。壹時間,漢江上航行的商船穿梭如梭。

明代江西使臣李陵在他的《廣濟橋賦》中為我們再現了當時的繁華景象:“壹樓五尺,十尺壹亭;中國稅搖搖欲墜,榜刻金,曲杠斜;漆黑粉白,瓦不平,檐高齒高。" "黎明時分,店鋪爭相開業,茶亭、酒廠迎風飄揚,登橋的人摩肩接踵。

明朝嘉靖九年(1530),知府邱啟仁為滿足航海和防洪的需要,減少了六座浮橋,“十八梭二十四洲”的格局由此形成。

“學廣東的人貢獻很大。”潮州人切身感受到了這座橋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因此得名“廣濟橋”,壹直沿用至今。

歷史上,廣濟橋發生過多次火災,很少有人知道鄭成功燒毀祥子橋的估計。據《海陽縣誌》“清順治七年,鄭成功圍攻潮州城,久攻不下,廣濟橋毀於火。大將軍蔡元修。”

清初,鄭成功在南澳義舉,福建連年災荒。為了解決糧食供應,鄭成功選擇了進攻潮州。

順治七年(1650),鄭成功率軍先後拿下普寧、揭陽、惠來後,久攻不下碣石,掉頭圍攻潮州府城。但潮州鎮連長郝尚久死守城池,雙方五十多天未破。

這時,他的部下陳斌進獻計,截斷廣濟橋,為守軍提供後援。鄭成功下令放火燒橋,廣濟橋也放了火,只留下幾個橋墩,功過留給後人評說。

千百年來,廣濟橋歷經戰亂、洪水、火災、地震等破壞,後人為修繕。如今,廣濟橋早已失去了交通功能,成了去潮州旅遊的必去景點。遊客可以花20元錢買壹張門票,走在橋上,近距離感受這座古橋的滄桑。

從廣濟樓往東走上橋,到浮橋的連接處,復原了壹個生鐵做的鐵牛雕塑。雍正年間,潮州知府張子謙在修廣濟橋時,原來在東、西橋頭各放了壹頭鐵牛,意為“救橋於水”。結果其中壹個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洪水中被沖走,另壹個在六十年代被熔成鐵水。據說後來在漢江上遊的梅州發現了被洪水沖走的鐵牛。重達壹千公斤的鐵牛是怎麽逆流而上的?令人費解,於是有了“潮州湘橋好浪漫,十八梭船在二十四洲,二十四臺在二十四樓,兩頭鐵牛逃”的民謠。

過了鐵牛雕塑,走下臺階就是由18木船並排連接而成的浮橋。浮橋用木板鋪成橋面,寬5米多。走在上面,完全感覺不到晃動。導遊說,每天下午5點半,浮橋會準時拆除,第二天早上9點半重新連接。那麽,這座橋是怎麽分開的呢?

為了壹探究竟,我再次來到廣濟橋等待。下午五點,浮橋開始清客,遠處駛來兩艘大船。

只見幾名工作人員解開木船上的繩索,以三個浮橋為壹組固定在大船上,然後拖離現場水域。整個拆橋過程只用了十幾分鐘,完全出乎意料。

八百多年來,洶湧澎湃的漢江見證了廣濟橋的沈浮。千年古城潮州的千變萬化,將永遠鐫刻在長盛不衰的廣濟橋上。離她不遠處,是車水馬龍的漢江大橋和五彩繽紛的金山大橋。

不知道大慧禪師寫下“過橋必拆”這句話時,是否受到了廣濟橋的啟發。但潮州人的故事,延續了幾百年,深深地烙在了潮州人的心裏,融進了潮州人的血液。

壹座城市,壹座橋。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壹座橋鐫刻在記憶深處。而妳心中的橋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