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32-102)出生於壹個文學世家,父親班彪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哥哥班固是《漢書》的作者,妹妹班昭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招為校書童,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固來到洛陽。因為家裏窮,班朝昌被政府雇來抄書賺錢養家。
他飽受長期抄寫之苦。有壹次,他停下手中的工作,扔下壹支筆,感嘆道:“君子若無其他野心和謀略,就當以傅介子、張騫為榜樣,在邊疆立下大功,以得壹方封侯。他怎麽能長期在筆和硯臺之間工作呢?”他周圍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壹個小人物怎麽能理解壹個有誌之士的誌向!”
後來班超帶著36個人,果斷決策,在艱苦的環境下百戰百勝,譜寫了傳奇的壹生。
擴展數據:
自西漢武帝開始與西域交流,漢朝逐漸控制了西域。但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實行了壹系列錯誤的民族政策,導致西域叛亂,斷絕了與中原的聯系。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因建國之初國力有限,未能在西域設立都城守衛,西域大部分地區被北方匈奴控制。
東漢漢明帝時期,北匈奴多次入侵邊疆。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問題,東漢王朝出兵反擊北方匈奴,並派班超出使西域,以斷匈奴之臂。
班超憑借其卓越的外交和軍事才能,再次開拓西域,在西域經營了30多年。東漢朝廷封他為西域都護府,封他為統帥。
班超在與西域交流的過程中,也留下了流傳了兩千年的成語,如“執筆從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人演變為“得其所好”)。
班超還在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府時,命令屬下甘英前往大秦(即羅馬帝國)。雖然甘英最終沒能到達大秦,但他卻成為了有記錄以來最遠的中國人,創下了中西交流的新紀錄。
百度百科-棄筆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