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有哪些有誠意的成語?

有哪些有誠意的成語?

有誠意的成語有:心服口服、真誠相待、誠惶誠恐、開誠布公、真誠團結等。

壹:心悅誠服[x和n yuè ché ng fú]

1,解釋:悅:開心,快樂;誠實:很難。由衷地高興,由衷地信服。指真心相信或順從。

2、出自:《孟子·公孫醜》:“以實力服人者,不服氣,不可養己;以德服人者,樂而誠也。”

武力征服人,人不是真的服氣,而是實力不足,無法反抗;以善服人,使人快樂,是真誠的服從。

3.例子:如果弟弟在兩個才女面前說“晚生”,他不僅不服輸,而且心悅誠服。李晴如真《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4.語法:結合;作謂語、定語和狀語;帶著贊美。

二:真誠[ché ng x和n ché ng y]

1,解釋:描述很誠懇,很真誠。

2、出自:《後漢書·馬援傳》:“敞開心扉見真誠,無所遁形。”

流露真心,表現真心,沒什麽好隱瞞的。

3.例:大元的誠意來了。有沒有人不請妳看真佛的?曹青雪芹的《紅樓夢》第六回

4.語法:結合;作謂語、賓語和定語;帶有貶義,表示很真誠,很真誠。

第三:恐懼

1,解釋:真誠:現實,確實;尷尬:害怕;恐懼:恐懼。非常謹慎到恐懼焦慮的地步。

2、出自:韓都《退郡》詩:“職無效,長竊位已使英雄感窘,誠也。”

我做官沒有功德,長期偷換官位,讓主人公不滿。我真的很擔心。

3.例證:壹些已經成為驚弓之鳥的官員,也戰戰兢兢地走過了危險的地面。郭沫若《北伐途中》21頁

4.語法:結合;作謂語、定語和狀語;是貶義的,幽默的,諷刺的。

第四:開誠布公

1,解釋:開放:敞開心扉,展現真誠。指真誠、坦率、無私地待人。

2、出自:《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評論》:“諸葛亮為國也,撫民也,顯禮也,任人也,從權也,誠也,平也。”

諸葛亮任丞相期間,安撫百姓,遵守禮儀制度,約束官員,慎用權力。他待人真誠,處事公正。

3.例證:高層的公務是要求地方官員不定期會見商人,並與他們保持聯系。◎第五十四章回到李晴嘉寶的官場現形。

4.語法:結合;作謂語、定語和狀語;帶著贊美。

五:精誠團結

1,解釋:真心:真心。壹心壹意,團結壹致。

2、出自:《莊子·漁父》:“真,誠,不誠,不動。”

真誠的人可以很真誠,不夠真誠就不會打動別人。

3.例句:當困難擺在眼前時,我們必須真誠團結。

4.語法:正式;作為主語、賓語和定語;帶著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