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預防傳染病。”這個詞重在“預防”,尤其是對於疫情風險較小的地區和健康人群,預防是第壹位的。“防疫”壹般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體工作中。
——疫情控制:控制就是“控制”,特別是在發現疫情的地方,重點是把疫情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如武漢的“封城”等措施,重點是疫情控制,“內防擴散,外防輸入”主要是針對疫情控制。
——戰爭疫情:這是在疫情下應運而生的壹個詞。“戰”可以搭配很多具有挑戰性的事物,表示主動應戰,如“戰洪圖”另外,“戰疫”和“戰役”的諧音可以更形象地凸顯疫情防控的緊張性和緊迫性,因此被媒體廣泛使用。
抗疫:類似於“抗疫”,這也是在疫情形勢下產生的壹個詞。“抗疫”就是抵抗和反抗,比如“抗洪搶險抗震”。相對於“戰鬥”的主動,“抗疫”意味著壹些被動的東西,更具有悲劇性和艱巨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報道說醫務工作者在前線奮戰。
——檢疫:《現代漢語詞典》:“為防止傳染病在中國和國際上傳播而采取的預防措施。例如,人或貨物、船只等。對來自疫區的人員進行檢查和消毒,或者采取隔離措施。”《辭海》解釋得更詳細:“防止某些傳染病在中國和國際上傳播的措施。包括:(1)聯系檢疫。從與患者接觸的最後壹天起,根據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實施醫學觀察或者隔離、拘留,或者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2)疫區防疫。檢查出入疫區的人員,必要時禁止其出入疫區;(三)國境衛生檢疫。為防止疾病從國外傳入國內傳出,對出入境的船舶、飛機、車輛、交通從業人員、旅客、行李、貨物等實施醫學檢查、衛生檢查和必要的衛生處理。檢疫機構設在國際航行港口、機場和車站。國際上規定的檢疫傳染病是鼠疫、霍亂、黃熱病,對艾滋病等疾病進行監測。”2007年2月29日(65438+2007)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傳染病,是指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檢疫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黃熱病以及國務院確定並公布的其他傳染病。傳染病監測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確定並公布。”可見《辭海》的演繹還是很專業的。目前我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外防進口成為重點,檢疫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治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依法治疫”是壹個被頻繁提及的詞。這裏的治療不是對疾病的治療,而是“治理和管理”的意思,意思是壹切疫情防控都要有法可依,依法處理。
雖然意思相近,但掌握詞語的細微差別,能更好、更準確地傳達疫情防控的特點,值得認真分析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