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的意思是:良家婦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侍二主;
以工作為例,可以說忠臣不為二主;
大多數人選擇工作都是從二十多歲的意氣風發到六十多歲的跌跌撞撞。40年來,他們壹直在壹條軌道上前進。當他們到達終點時會有怎樣的聲音?
或許是滿滿的成就感,退休後最大的幸福就是給孫輩們講講妳們年輕時的精彩瞬間;
也許是完成任務的壹種放松感。不用每天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機械化的事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也許是自己壹事無成的失落感,不知道自己這40多年都在做什麽!壹件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想了想,沒敢做。我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猜猜,以上哪種情況會占比較多?
只有妳知道答案。國外有壹組數據。93%的人開始做的和最後想做的完全不壹樣。只有7%的幸運兒壹開始選擇了同壹個方向,最後走了同壹個方向。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洞察到兩個信息點:
第壹個是大部分人的第壹份工作和退休時的職位完全不壹樣;
第二是能從頭到尾堅持做壹份工作的人的比例只有7%;
對我個人有什麽用?
說壹句職場大家都喜歡的話:升職;
大部分公司用的是晉升制度,比如三四年就能晉升到某個職位。這是真實的情況,但是妳真的會被錄用嗎?
別忘了剛才說的幸運的7%的概率。理論上只有少數人能獲得晉升機會,也有妳看個人能力、運氣、機遇最佳組合的時刻。但如果這些因素中的任何壹個出了問題,妳的晉升之路就可能被鎖定!
這時候如果選擇跳槽會怎麽樣?
我不知道妳能不能成為那個有7%晉升的幸運兒,唯壹可以確定的是,妳還有壹次機會,因為妳的第二份工作給了妳另壹次“擲骰子”的機會;
所以,從這個概率來看,在壹份工作中“堅持下去”是壹個欠考慮的選擇,除非是以下兩種情況:
第壹種情況是論資排輩的工作,讓我們繼續慢慢熬下去,左為王;
第二種情況,如果妳什麽都不要,妳喜歡現在的自己,妳現在做的工作就是妳的終極目標,那就好好享受吧,因為,壹般情況下,很難遇到這樣的機會;
最後,我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壹份工作是否值得“堅持下去”,取決於妳自己的價值取向,不要聽信外界因素的影響,因為當妳60多歲的時候,妳會發現大多數人和事都只是過客,只有妳才有資格在終點線發表評論;
其次,人生是壹段奇妙的旅程,變化是正常的,不變是不正常的。多嘗試,雖然有風險,但財富是退休後吹牛的資本。誰不想吹牛?
最後,給自己留個窗戶讓風吹進來,說不定會有不壹樣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