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壹個因為遵守規則而成功的古老例子

壹個因為遵守規則而成功的古老例子

因為遵守規則而成功的故事有以下幾個:

第壹章:“程門·雪梨”

遠在北宋時期,福建江東縣有壹位名叫師洋的學者。他特別喜歡讀書,到處尋找老師和朋友,曾師從洛陽著名學者程顥。

程顥死後,他向弟弟程頤推薦師洋到宜川修建的宜川書院學習。

師洋那時已經四十多歲了,知識水平相當高。然而,他仍然謙虛謹慎,尊重他的老師和朋友。他深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

有壹天,跟壹起學習的尤左向程頤求教,正巧趕上老師在屋裏打盹。

師洋勸尤左不要叫醒老師,於是他們靜靜地站在門口,等待老師醒來。

過了壹會兒,鵝毛大雪,越來越急。但是師洋和尤左仍然站在雪地裏。尤左受不了寒冷。他幾次試圖叫醒程頤,但師洋阻止了他。

直到程壹醒來,才突然發現外面有兩個雪人!從那時起,程頤深受感動,並盡力教師洋。師洋沒抱多大期望,終於學會了老師的所有知識。

後來,回到南方傳播程朱理學,形成了壹個獨樹壹幟的學派,被稱為“龜山先生”。

後人用“程門·雪梨”這個典故來贊美那些學而優則仕、真誠敬業、尊師重道的學生。

第二章:商鞅立法

春秋戰國時期,秦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變法。

當時正值戰亂頻仍、人心惶惶之時,商鞅為了樹立威信、推動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門外豎起壹根三十尺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兩銀子。

圍觀的人都不相信這麽容易的事能得到這麽高的獎勵,所以沒人願意試壹試。

於是商鞅把懸賞金提高到50金。

四賞之下必有勇者。終於有人站出來把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立刻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此舉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威信,商鞅接下來的改革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來。

新法使秦國逐漸強大,最終統壹了中國。

第三章:“吉布伊諾”

秦末的時候,有壹個人叫季布,他說話算數,名聲非常高。許多人和他建立了牢固的友誼。

當時甚至有壹句諺語:“得壹諾,不如得壹百斤金。”(這就是成語“壹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

結果他的老朋友們不但沒有被重金迷惑,還冒著九族滅絕的危險保護他免遭災難。

壹個人誠實守信,自然會得到很多幫助,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另壹方面,如果貪圖壹時的安逸或小便宜,對朋友失去信任,表面上就會得到“好處”。

但為了這個利益,他毀了自己的名聲,這比物質上的東西重要得多。

所以,對朋友食言,無異於丟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擴展數據:

師洋(1053-1135),華陰人,弘農(今陜西華陰東)人,南澗西永州龍池組(今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北龍池村)人。

北宋的哲學家、文學家和官員。

熙寧九年進士,瀏陽、余杭、蕭山知府,荊州教授,工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

先後師從程顥、程頤,與尤左、呂大臨、謝並稱四大弟子。

與羅叢巖、董力並稱“南建三先生”。

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其為龜山先生。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魏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人,是魏國國王的後代。她的姓是龔,所以她也被稱為魏陽和公孫陽。

後來因在河西戰役中立功,被封為十五城尚軍,故稱之為商鞅。

季布(生卒年不詳),楚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多次大敗劉邦軍隊。

項羽倒臺後,漢高祖劉邦懸賞捉拿他。

後來,在夏侯嬰的斡旋下,劉邦饒原諒了他,拜他為大夫。

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

漢文帝時,任河東都督。

季布是壹個勇敢的人,喜歡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而聞名。

所以楚人中間流傳著壹句諺語“得壹諾,不如得百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