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東漢時,河南郡有壹位賢慧的女子。人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樂羊子的妻子。有壹天,樂羊子在路上撿到壹塊金子,回家後把它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野心的人不喝偷來的泉水,因為它的名字很惡心;我寧願餓死,也不吃別人給的,叫的食物。更有甚者,撿拾別人遺失的音樂。這會玷汙這個角色。"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很慚愧,就把金子扔到了野外,去了很遠的地方找老師學習。壹年後,樂羊子歸來。他的妻子跪下來問他為什麽回家。樂羊子說:“出門久了就想家,沒有別的原因。妻子聽後拿起壹把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臺織布機織的絲綢是蠶繭制成的,是在織布機上織的。壹次積壹絲,只有壹寸長;壹寸壹寸積累,就會得到壹個崗位,甚至壹匹馬。如果我今天就把它砍掉,我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白費了,之前的時間也就白費了。”妻子接著說,“讀書也是如此。當妳積累知識的時候,妳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壹天壹天地改善妳的品行。如果中途離開,和剪絲有什麽區別?"樂羊子被妻子的話深深打動,於是又去完成學業,連續七年沒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