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說禮崩樂壞是什麽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說禮崩樂壞是什麽意思?

孔子所謂“禮崩樂壞”,是指西周的禮樂制度被東周所摧殘。從此霸權取代了國王,然後諸侯爭雄,皇族衰落。“國之大事在於崇和榮”,“禮樂征伐自天子”為王。禮樂代諸侯征,甚至從大夫征,則禮樂崩,王破。

什麽是禮樂制度?簡而言之,禮是行為規範及其儀式,音樂是與儀式相對應的舞曲。從廣義上講,禮是指壹整套社會制度。周禮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制定的壹套嚴格執行奴隸主貴族等級制度的社會制度,其內容極其廣泛。禮體現在經濟上,主要是“井田制”,即土地國有。天下土地歸周天子所有,他人只有使用權和繼承權,沒有買賣權。井田制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

禮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奴隸制下的宗法制度,包括分封制和長子繼承制,這是奴隸社會的政治基礎。禮體現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主要包括吉、兇、軍、客、賈五禮,是指與祭祀、喪葬、軍事、朝覲、婚冠慶典有關的各種規範和儀式。五禮也是狹義的禮。

禮樂制度遭到破壞,表現為君不君,臣不臣;父親不是父親,兒子不是兒子;老公不是老公,女人不是女人,都是失落。公元前841年發生的“漢亂”標誌著周朝的衰落,也是禮崩樂壞的開始。周宣王即位後,取得了壹點進步,被稱為“中興”。事實上,他的力量不但沒有緩和各種矛盾,反而更加弱小。周宣王還違反長子繼承制,幹涉魯國內政,引起魯國內亂,諸侯不滿。“自然,諸侯多有令”(《史記·魯周公》)。接下來的周幽王更加笨拙,這導致了西周的最終滅亡。西周滅亡後,大臣弒君,兒子弒父的悲劇繼續上演。各種各樣的非法侵入也公開出現了。孔子看到嵇的《宮中八弦舞》,怒斥“可忍,孰不可忍!”春秋後期,奴隸社會賴以生存的景甜制度不斷遭到破壞,經濟基礎發生動搖。所以在孔子時代,“禮崩樂壞”的情況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

孔子前期周遊列國,極力主張恢復周朝的禮制,即恢復西周“君、君、臣、父、子、子”的禮制狀態。但歷史是不可逆的,月盈必虧,繁華必衰。此外,新的生產關系已經萌芽,歷史將在動蕩中前進。這是孔子晚年深入研究《周易》後悟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