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天,前孫趙、李等四家人去祭拜他們的遺願。其中,趙氏家族祈求後代的“榮譽”;孫家祈求保佑子孫“富貴”;李氏家族祈求保佑子女“功名”;錢家只想保佑子孫“和睦”。後來四大家族各有所獲,但吉兇長短差異較大。
趙家有兩兄弟得天下,子孫享皇位百余年。北宋被女真入侵,趙光義的後代大部分被擄。只有趙構逃到了江南,建立了南宋。然而,趙構苦於沒有子嗣,趙光義滅絕了。因此,它被轉移到趙匡胤的後代,以維持南宋的統治。壹百多年後,被北方遊牧部落入侵,南宋滅亡,趙匡胤後裔也隨之滅絕。可見“高貴”到至高無上的皇族是不能長久的,只有“賢德”才能長久地保持其地位並流傳於世。
孫家的後代孫成友,靠著妹妹嫁給吳越王,成了大財主。後人孫臏也很會理財。他曾掌管周琛酒稅,並被提升為福建轉運使。他仁厚守信,執政“寬厚平和”,不僅使其家財萬貫,而且造福轄區百姓。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孫家也不例外,窮了三四代。
至於李氏家族,詩名代代相傳。有個壹代奇人叫高德彪,掉水裏死了。很遺憾。
只有錢氏家族,以“和”傳宗接代,講究“修身齊家”,“講究學禮”,才能讓後代繁衍後代,快意濟世,人才輩出。這就是生於臨安、發源於杭的“錢氏”,造福浙江,惠及五大洲。事實表明,“和”是傳家寶,是興旺發達的基礎。“人民”應該以此為鑒。
雖然這個傳奇故事未必真的得到所謂“天目山樹王”的加持,但宋代蘇東坡曾有這樣壹段悼詞:“天目山,水花爛漫,龍鳳舞,采自臨安。壹個陌生人誕生,追隨者如雲。有吳越,金券,玉書。雲紋·武韞,億萬子孫。"
龍鳳舞就是出自這個典故。最初是形容山的雄偉,後來也形容書法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