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莊子
世界上,書也有價值,但書不是文字,文字貴。語言貴了,就意味著什麽,就意味著什麽。那些順著意思走的人,是無法用語言解釋的,但世界是因為妳的語言而存在的。世界雖貴,我依然不貴,因為不貴。
翻譯:
世界上人們看重的是書。書沒有超越文字,文字也確實有價值的東西。壹個詞能有什麽價值,就在於它的意義,意義有它的來源。意義的本源無法用文字傳達,但世界把它傳達給了書,因為它重視文字。雖然世人看重它,但我還是覺得它不值得關註,因為它看重的東西其實並不值得關註。
擴展數據:
莊子的思想包含著樸素的辯證因素,主旨是“天無為”,認為萬物皆變。他認為“道”是“生之所”,是從“道無始界”(即“道”無界)開始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壹切社會制度,摒棄壹切虛偽、仁義、虛偽等虛假。
他還認為萬物都是相對的,所以他否定知識,否定萬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壹種“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的主觀精神境界,平和無憂,轉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壹切社會制度,拋棄壹切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