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的文本分析,針對的是國民政府崇洋媚外、出賣民族文化遺產的投降主義,針對的是革命文藝戰線內部的兩種錯誤傾向,即割斷歷史、全盤否定歷史的“左”傾錯誤,以及拜倒在洋人腳下、主張全盤吸收的右傾錯誤。作品思想深刻,見解獨到,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讓人不得不驚嘆魯迅先生精湛的語言藝術。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拿取主義。在“送走主義”和“送走主義”的反復比較下,衍生出“帶走主義”。壹味的“送吧”,就有可能走上背叛的道路。盲目接受“送”,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文化和經濟侵略。“送”和“送”都不行。“要開動腦筋,睜大眼睛,自己去弄!”
中國向來是所謂的“閉關鎖國”。如果他不去,其他人都不許來。自從門被槍打破後,壹連串的釘子被打了。到現在,壹切都變成了“送別”。別的不說,最近剛送了壹批古董去巴黎展覽,不知道之後會怎麽樣。還有幾個“大師”拿著幾幅古畫和新畫,壹路掛在歐洲各國,叫做“弘揚國光”。聽說近期要派梅蘭芳博士去蘇聯宣傳“象征主義”,然後順便去歐洲傳教。這裏不想討論梅醫生的演技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取代了古董,我敢說也算是壹點進步了。
但是我們誰也沒有按照“禮尚往來”的儀式說:拿來!
當然,直接送人也不是壞事。壹個人學識豐富,壹個人學識淵博。尼采吹噓自己是太陽,有無限的光和熱,只是給予,不想得到。然而,尼采畢竟不是太陽。他瘋了。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把地下的煤挖出來就夠世界用幾百年了,但是幾百年後呢?幾百年後,我們當然會成為靈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獄,但我們的子子孫孫還活著,我們應該給他們留些禮物。否則,在節日儀式之際,他們什麽也得不到,只好相互磕頭道喜,索要壹點剩菜作為酬謝。
這種獎勵不應該被誤解為扔東西。它被扔了。說得好聽點,可以稱之為“送”。這裏不想舉例了。
這裏不想說什麽“送”,否則不“現代”。我只是想倡導,我們要再小氣壹點,除了“送”,也要為了“帶”而“帶”。
但是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到了。先是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棄槍支,然後是法國的火藥,美國的電影,還有日本各種印著“完全國貨”的小東西。因此,即使是清醒的年輕人也對外國商品感到厭惡。其實這也正是因為是“送”而不是“帶”。
所以要開動腦筋,放出眼睛,自己去獲取!
舉個例子,我們中間有個窮小夥子,因為祖上的陰功(我這麽說吧)得到了壹套大房子,不管是騙來的,搶來的,還是合法繼承的,還是作為女婿得到的。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我認為,首先不管三七二十壹,“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個房子的老主人,猶豫著進門,怕自己的東西被弄臟,那就太丟人了;當妳勃然大怒放火燒它的時候,妳可以挽回妳的清白,但是妳很愚蠢。但因為羨慕這個房子的舊主人,這次我接受了壹切,開心地跳進臥室,吸著剩下的鴉片,當然更浪費了。“拿來主義”是完全不同的。
他擁有和選擇。當妳看到魚翅時,妳並不只是把它扔到馬路上以顯示它的“受歡迎程度”。只要有營養,可以和朋友像吃蘿蔔白菜壹樣吃,只是不要用來招待大客人;當妳看到鴉片的時候,妳不會在公共場合掉到廁所裏去看它的徹底革命。妳只是把它送到藥店去治療,卻不制造“賣完即止”的玄機。只有煙管和燈籠,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不壹樣,但真的可以算是國粹了。如果妳背著它環遊世界,肯定會有人看到它們,但我覺得,除了送壹些去博物館,其余的都可以銷毀。還有壹群嬪妃要請他們分開,否則“拿來主義”可能有些危險。
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帶著它。我們想要使用它,儲存它,或者毀滅它。然後,如果房主是新房主,房子就變成新房了。但是,首先這個人要冷靜,勇敢,有眼光,不自私。不帶,就成不了新人。不帶來,文藝就成不了新文藝。
六月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