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非常好奇,他的眼睛“掌管壹切”,他的嘴善於提問。壹天課間,他和其他小學生在屋檐下的石階上玩遊戲。當他們發現石板上有壹堆光禿禿的、圓圓的、潮濕的坑時,他們突然想:“這是誰刻的?它是用來做什麽的?”他不懂,放學回家就問他爸爸。他爸爸笑著回答:“這些小坑不是人挖的,是屋檐滴下來的!”周曉歪著頭不相信:“屋檐上的水滴不會傷到人的臉和手。這麽硬的石板怎麽能掉坑裏?”這位父親以為兒子會用腦袋思考,於是蹲下來指著那些小坑耐心地解釋:“當然,壹滴水敲不出坑來,但如果妳連續多年滴下去,不僅能把坑填滿,還能把石頭滴透!”有句成語叫‘滴水穿石’。其實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讀書也是這樣。大學輔導員肚子裏的知識也是壹點壹滴積累起來的,壹個字壹個字的認,壹本書壹本書的讀!壹天兩天,壹年兩年,過了很多年,我自然成了秀才!周曉認真地點了點頭:“爸爸,我要壹次讀壹本書,讀萬卷書,成為壹名學者。”。父親高興地撫摸著兒子的頭,鼓勵他說:“幹得好!男人就應該有這個野心!"
小迪的周長更大。像村裏所有的農家孩子壹樣,他既勤勞又懂事。放學後,他經常幫家裏餵豬,幹農活。
14歲那年,父親病逝,第壹周,他代替父親當了蕭老師教孩子。“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難。”第壹周,當了老師,覺得自己知識面有限,所以希望多讀書。後來考上了寧波第四師範,食宿全免。因為原來基礎太差,他跟不上,雖然起得早,學習也很努力。他第壹學期的總平均分只有45分。按照規定,他必須退學或者留級。他再三懇求校長,學校看他有誠意,能好好學習,就勉強同意帶著他的班級試用壹個學期。
從此,他壹直和“路燈”在壹起,天亮了。他在路燈下讀外語;晚上關燈後,他在路燈下學習檢討自己。好事多磨。期末他的平均分達到了70多分,幾何也考了100分。這件事讓他認識到壹個道理: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通過努力做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成了他的座右銘。
65438-0922,童迪洲考上復旦大學,學習心理學。童第周的老師郭仁源是美國學生。他對心理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那就是他打破了曾經流行的“動物本能論”。比如貓為什麽要吃老鼠?當時國際上流行的觀點是貓吃老鼠是本能。郭仁源對此表示反對。他用壹系列實驗推翻了唯心主義的“本能”理論,證明貓吃老鼠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測試方法是從小把貓和老鼠關在壹起。他們不犯罪。等貓大壹點,有時候想得罪老鼠,其間會裝上壹個小小的“電網”。貓伸爪子會觸電,貓的爪子會立刻縮回。過了壹段時間,去掉了“電網”,貓再也不碰老鼠了,相安無事。這個實驗證明,貓在媽媽肚子裏出生的時候並不想吃老鼠,只是後來“學會”了。通過這個實驗,童第周被提醒,做任何事情都要通過實驗,打破了以前的理論。這是他從郭仁源那裏得到的難忘的壹課。
1927畢業後,在中央大學擔任生物助教。65438-0930,赴比利時畢京大學學習。在比利時,童第周在學業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特別是在實驗胚胎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壹系列成果。童第周的老師布拉賽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生物學家。他連連豎起大拇指說:“小子,真行。”最讓同事們佩服的是,童迪洲完成了壹次剝蛙卵膜的手術。這個現在看來很簡單的手術,在當時是壹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手術時要先取出蛙卵,在手術鏡下小心剝去蛙卵的外膜。手術非常困難。童第周的老師布拉賽教授做了幾年都沒成功,但童第周做到了。布拉賽教授高興地說:“童是壹個認真細致的壹流科學家。”這次事件的成功讓童第周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說:“這讓我相信,中國人並不比外國人笨。中國人還能做外國人認為很難做的事。”
拿到博士學位後,童第周回到了祖國。這時候的中國面臨著國難,大火肆虐,人民貧困,饑荒。沒有人重視科學技術,也沒有人來支持科學實驗。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童第周繼續他的生物科學研究。抗日戰爭爆發後,童第周隨學校四處遷移,最後來到四川的壹個小鎮。
戰爭年代,在壹個物質條件非常差的農村小鎮,今天坐在教室裏的學生很難開展壹些科研工作。小鎮上的人從來不知道電是什麽。沒有電,沒有燈,房間裏壹片漆黑。怎樣才能進行科學實驗?童第周對他的同事和學生說:“沒有電燈,我們可以在室外的院子裏工作,借助自然光,我們仍然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和實驗。”
在這樣的條件和環境下,科學家們開始了他們的研究。此時,童第周的主要工作是在顯微鏡下對雞蛋進行切割和剝皮,這種工作多在冬季和早春進行。寒風凜冽,在戶外做這麽精細的操作,沒有太多活動,往往會手指僵硬,全身發抖。吃的太多了。停下來,跺跺腳,轉身,或者去屋子裏熱身,再做實驗。在下雨天,我不能在戶外工作,所以我必須回到房子裏。當太暗而無法在室內工作時,我點燃了壹盞煤油燈。童第周教授和他的學生們圍著燈繼續實驗。房間小,人多,擠在壹起,強光刺眼,熱氣炙烤。在室外,這些科學家被凍成了“冰人”,但在室內,他們幾乎被烤成了“消防員”。沒有電,沒有燈,房子小,湊合著住。缺少實驗儀器和材料,嘗試尋找替代品;不需要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換成了粗糙的陶瓷酒杯;自己做壹根很細的玻璃絲,就是顯微解剖器;實驗用的青蛙都是從城鎮周圍的鄉村田野裏收集來的。
在教學和實驗的業余時間,童迪洲和他的同事、學生們經常背著瓶子,去野外采集生物標本。這是大家最放松的時候,曲徑通幽,溪水潺潺,綠樹成蔭。藍天上的白雲,溫柔如絮,遠遠的。此時此刻,童第周坐在河邊的石板上,不禁想起了他在布拉賽教授手下工作的日子:歐洲古老的紅磚校舍,壹望無際的綠草地,資料豐富的圖書館,壹塵不染的研究室,明亮的燈光和幹凈的用具,多麽令人神往的工作環境。童第周感慨地說:“既然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回到了這個戰火紛飛、滿目瘡痍的祖國,我就要堅持研究和實驗。無論條件多麽艱苦,我都必須做點什麽。”近年來,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盡管條件極其艱苦,童迪洲和他的同事們還是完成了壹系列關於金魚卵發育能力的研究和青蛙胚胎纖維電運動機理的分析。基於這壹研究成果的論文發表後,在國際同行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建國前夕,童第周正在國外講學。當他聽到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消息時,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急於回到祖國。他對勸他留下的朋友說:“我必須回去。因為我來自中國,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我的祖國盡快富強起來。我在國外獲得的新科學知識必須為中國服務。現在中國有希望了,我得趕緊回去。”在祖國解放的熱潮中,童第周又壹次回到了祖國。
此時,童第周雖已年近半百,但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煥發了青春。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童第周就致力於文昌魚卵發育規律的研究。根據實驗結果,童第周對文昌魚的發育能力提出了新的修正。由於文昌魚卵的發育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童第周的觀點再次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註。
生物學是壹門非常有趣的學科。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現象是生命的各種活動。理解生命的奧秘,找出生命的規律,是生物學家努力的方向。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對生物基因的進壹步了解,生命活動的奧秘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其實,科學家對生命奧秘的認識只是壹個基礎,他們想利用它,改造它,控制它,甚至神話般地創造它。
晚年的童第周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開始了人生研究的最後沖刺。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童迪洲和他的同事在魚類中進行核移植,以探索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他們將細胞核和細胞質雜交,試圖用這種方法培育新的魚類品種。創造新的魚類物種意味著創造新的生命形式,這是壹個極具吸引力的話題。經過壹系列科學實驗,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將鯉魚胚胎的細胞核移植到鯽魚的去核卵中,獲得了壹種細胞核雜種魚。通過魚類的核質雜交試驗,他們證明了在異質細胞核的細胞質中經過多次分裂復制後,生命有可能發生生理和性質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完全由細胞核控制,也受細胞質的影響。
之後,童第周與美國鄧普頓大學的牛滿江先生合作做了壹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從鯽魚卵子的細胞質中提取了壹種核酸,這是傳遞生命信息的重要物質。之後,他們將這種核酸註入金魚的受精卵中,培育出壹種兼具鯽魚和金魚特征的怪魚品種。最有趣的是,這條金魚的尾巴從單尾變成了雙尾。有科學家稱這種雙尾金魚為“壹子壹牛二魚”。這次實驗的成功,讓童第周的胚胎實驗研究再次走上了世界的前沿。
童第周擔任過許多行政領導工作,參加過許多社會活動,但無論多忙,他都堅持自己做科學實驗。上世紀70年代,70歲的童第周患有眼疾,工作十分困難。大家都勸他:“他年紀大了,看東西不方便。就坐在旁邊說話,給我們指出來就行了,沒必要自己動手。”童第周感謝大家的關心,但他不想做壹個無所事事的人。他說:“科研成果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我不能光說不練,我得做點什麽。”
當官的,壹定要抓緊時間。童第周比以前更忙了。工作、學習、寫作、講課,他不顧年老體弱,到處跑,拼命沖刺。1979年3月,他在為浙江省科學大會做報告時,不幸腦血管破裂,摔倒在講臺上。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去世。
但作為優秀的科學遺產,童第周的研究成果進入了人類知識的寶庫;作為壹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精神將永遠留在後人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