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要求不能以事實為依據來看待人和事,而必須透過現象來看本質,把壹切問題上升到大原則的高度,即從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高度來看問題。
摒棄實事求是的原則,推崇簡單化和絕對化。現在常被用來諷刺在談論普通話題時,用滑坡謬誤的錯誤思維將話題提升到民族、國家、政治立場層面的行為。
擴展數據:
在線性能
壹般的問題和無原則的問題,往往被當作原則問題來對待和處理,這就使它們表現出特別的嚴肅性。丟壹個吃剩的饅頭,遲到幾分鐘,穿昂貴時尚的衣服,讀西方哲學和文學名著,個人對黨員幹部的不滿,經濟計劃指標的高低。
如果僅僅把它看成是壹個地方壹次的不當行為,個人利益或者對個別部分、個別業務的不同看法,就被這種認識方式看成是喪失原則、得過且過、騎墻派,要看生活作風、組織紀律、思想意識、崇洋媚外、對黨和國家的態度。
從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爭奪接班人、領導權和是否繼續革命的鬥爭來看。局部問題被誇大為整體問題,認知問題被誇大為位置問題,發展戰略問題被誇大為路線問題,已經成為壹種流行病。
百度百科-十大路線鬥爭
百度百科-商鋼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