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的故事。
大臣魏徵能夠直言不諱地向唐太宗提出建議,並經常在法庭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他能夠聽取正確的意見,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魏徵病逝後,唐太宗放聲大哭,非常傷心。他訂購了壹座魏徵紀念碑,並親自題字。
唐太宗時常思念魏徵,嘆息著對群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可以博采眾長,可以借鑒得失,可以借鑒歷史,可以借鑒繁華。”他把魏徵比作壹面鏡子。
擴展數據:
唐太宗和魏徵的壹些初傳故事:
有壹次,唐太宗問魏徵:為什麽歷史上有些人聰明,有些人昏庸?魏徵說:“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是明智的;聽信單方面的話是愚蠢的。他還舉了歷史上的例子,堯、舜、、、,說:統治天下的統治者如果能采納以下意見,他的感情就能實現,他的親信想怎麽忽悠就怎麽忽悠。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妳講得真好!又有壹天,唐太宗看了的文集後,對身邊的大臣說:“我覺得是壹個學識淵博的人,也懂得善用堯舜,卻不善於解紂。為什麽做錯事這麽荒唐??魏徵說:壹個皇帝不能依靠他的聰明和知識,但他也應該虛心聽取他的官員的意見。楊迪皇帝自負、驕傲、自信。姚順說的他說了,桀驁不馴的他做了。後來他糊塗了,把自己帶壞了。
百度百科-以銅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