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在面對逆境、困難或挫折時,能夠像往常壹樣泰然處之。同樣,還有“泰然自若”。
泰然自若的成語故事:
1.宋金時期,有個阿津人,名叫閆占門,長得又高又漂亮。他的哥哥楊愛在攻打汴梁的戰鬥中不幸犧牲,眾將士繼承了他哥哥的事業,開始了他們的軍旅生涯。
2.當時金朝所有統治者都準備進攻饒鳳關,各派都以60騎兵為先遣隊。作為壹名偵察兵,他們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高非常欣賞他的機智和勇氣,不怕危險,所以他帶著他。
3.在金朝天眷初年(公元1138),宋朝的統帥李師傅和他的父親壹起被金軍俘虜,他的父親被殺。李師傅投靠西夏,伺機為父報仇。
4.有壹次,舉辦家宴,派人邀請高作為嘉賓。席間,以獻甲為名劫持了高。閻戰門見情況危急,冒著生命危險,帶著援兵逃到救高。
5.閻戰門忠心謹慎,作戰計劃特別周到。他遇事冷靜,敵人突然襲擊,即使箭如雨下,他也保持冷靜,像往常壹樣布置行動計劃,下達行動命令。
6.閆占門有壹顆英雄的心,對士兵很慷慨。所以他的隊伍士氣穩定,任何情況下都有良好的秩序。士兵們也死心塌地地跟著他。
成語寓意:
1,閆占門的沈穩是贏得大家敬佩的原因之壹。現代社會,各種競爭激烈,掉進別人挖的坑裏也屢見不鮮。
2.為了從容應對意想不到的詭計和陷阱,人們平時要多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在負面情緒出現時要及時克制,盡量減少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最好是從容不迫,不受影響。
3.因為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和鎮定,才能更從容地應對局面,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給對方致命的反擊。
4.馬斯洛曾說:“當人們感到非常困惑,似乎犯了大禍的時候,如果妳能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許事情會有不同的結果。”不管情況有多困難,控制情緒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保持冷靜,整個事件的脈絡就會變得清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