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辨析
無論是放虎歸山,還是“養虎”,都有留下敵人的意味,這樣才會有後患。但放虎歸山強調的是“放”,放走敵人,“養虎遺風”強調的是“養”,放縱敵人。
對放虎歸山的解讀
放虎歸山(拼音:fàNGHǔguρshān)是壹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中的相關典故來源於西晉司馬彪的《零陵聖賢傳》。“放虎歸山”原意是把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把壞人放回巢穴,留下禍根;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定語、補語。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後,曹操戰敗,劉備實力空前增強,但還不夠好。劉備和孫權都把目光投向了四川,因為這裏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可以成就壹番大事業。但曹操早就想統壹中原,他牽制了孫權的力量。劉備和孫權壹時攻不下四川。
公元211年,曹操攻漢中,張魯降曹,張形勢危急。此時,劉璋集團內部的權力和利潤之爭分崩離析。劉璋怕曹操攻川,認為不如請劉備幫助自己,與曹操作戰,於是派法正去接應劉備。但是,他的謀士劉巴勸他說:“劉備是英雄。如果讓他入蜀,肯定會損害妳的利益。
所以,妳不能讓別人。”劉璋不聽他的勸告,仍派法正去。劉備的消息,上天入地,正是他想要的。這不是他進軍四川的好時機嗎?他派關羽留守荊州,親自率領數千人進入益州。這時,劉霸勸劉璋:“如果讓劉備去討伐張魯,無異於放虎歸山。"
但是,劉璋還是不聽他的勸告。他推舉劉備為傅,率領吏部校尉,劉備還推舉劉璋為鎮西將軍,率領益州牧。劉璋以為與劉備相安無事,可以高枕無憂。壹天,劉備接到荊州來的信,說曹操正在攻打孫權。劉備讓劉璋派壹萬士兵和糧草去幫忙。劉璋怕削弱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四千老兵出川。
想找個出兵的借口,劉備趁機罵劉璋:“我護著妳對抗曹操,妳卻吝嗇錢財。和妳這樣的人在壹起,我怎麽能成就大事呢?”於是向劉璋宣戰,直奔成都,完成了占領四川的計劃。至此,劉備擴充實力,占領四川,為蜀國的傳承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