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為什麽要防止成語濫用?

為什麽要防止成語濫用?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慣使用的定型詞或短句。壹般來說,成語中的詞或短語不能隨便顛倒、增減或替換。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亂改成語、借用同音字、濫用同音字的現象比比皆是,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使得人們對成語的認識模糊混亂,尤其是對於還沒有理解這些成語的小學生來說。濫用成語是壹種“語言災難”。成語的使用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需要發展變化的。成語、諺語、詩歌等也是如此。人們往往在使用中根據需要發展變化,巧妙運用,達到獨特的表達效果。這種翻譯在修辭學上是壹種修辭格,叫做“仿擬”,就是模仿已有的現成語言形式,創造新的語言形式。用仿擬構成詞、句時,往往有仿擬(諧音)、仿擬、仿擬、重疊相似等幾種類型。其中,諧音相似用例最多,諧音相似利用的是已有的知名詞語和成語的影響力。經過仿擬,以音相似或音同帶來的親近感,創造出壹種意義深刻、反復妙語連珠的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意外的勝利讓新作及其影響廣為流傳。如果戲仿不夠成功,很容易給人壹種牽強附會、硬扯、意思不清、盲目類比,甚至情感不和諧的感覺。這種戲仿往往被認為是對成語的濫用,達不到作者特殊含義的目的,甚至可能引起人們的反感。拙劣的仿擬成語當然不利於健康的語言生活。不管用得對不對,都已經是“過度”的程度了。此外,媒體對成語的濫用造成了特別負面的影響。因為媒體是國家最重要最基本的語言,是引領和傳播語言規範的。媒體的影響會使其中使用的語言對社會語言生活的影響加倍。媒體語言應用規範具有良好的宣傳效果,有利於廣大受眾,否則,受眾將深受其害。過度的戲仿和拙劣的戲仿反映了壹種浮躁的文化心態。這種文化心態的形成與信息時代和讀圖時代有壹定的關系。人們“享受”快餐文化,很難集中精力閱讀,簡單機械的模仿成為壹種普遍的心理狀態。這種心態存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的使用只是表現形式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