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功能對等理論及其原則簡介

功能對等理論及其原則簡介

功能對等理論是由美國語言學家尤金·奈達提出的。奈達師從幾位著名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家,自己也是壹位重要的語言學家。他是美國語言學會的主席。然而,這位學術界的知名人物卻遠離學術中心,默默為美國聖經協會工作了半個多世紀。

他壹生的主要學術活動是以聖經翻譯為中心的。在翻譯《聖經》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了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壹。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

所謂“功能對等”,就是翻譯不尋求詞語表面上的死板對應,而是實現兩種語言的功能對等。

原則:

1.努力創造出既符合原文語義又能體現原文文化特征的譯文。但是,兩種語言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相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不可能有完全展現原文文化內涵的完美譯文,譯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現源文化。

2.如果不能同時兼顧意義和文化,譯者只能放棄形式對等,在翻譯中通過改變原文的形式來達到再現原文語義和文化的目的。比如英語諺語“潔白如雪”,可以直譯成中文“潔白如雪”。

而中國南方壹年四季幾乎沒有雪,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中也沒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內涵?在翻譯中,譯者可以通過改變詞匯的形式來消除文化差異。所以這句諺語在中文裏可以翻譯成“白如蘑菇”、“白如白鷺毛”。

3.如果形式的改變仍不足以表達原文的語義和文化,可以采用“重損”的翻譯技巧來解決文化差異,使源語和目的語在意義上對等。“重損”是指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化為目的語的表層結構,即通過目的語的詞匯來闡述和解釋源語文章的文化內涵。

比如“他通過感染來思考,像感冒壹樣抓住壹個觀點。”“別人怎麽想他就怎麽想,就像他感冒了壹樣。”在這句話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內涵並不是用詞的表面意思來表達的,而是隱藏在字裏行間的。

擴展數據:

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壹理論中,他指出“翻譯就是用最恰當、最自然、最對等的語言再現源語從語義到風格的信息”。

奈達對翻譯的定義表明,翻譯不僅在詞匯意義上對等,而且在語義、風格和文體上對等。翻譯傳遞的信息既包括表層詞匯信息,也包括深層文化信息。“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詞匯對等、句法對等、語篇對等和文體對等。

百度百科-功能對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