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及其故事
戰國時期,有壹年,鄒和魯之間發生了壹場戰爭。因為鄒人對統治者不滿,所以當鄒的官員被魯國的軍隊攻擊時,鄒人沒有去援救他們。結果,鄒被打敗,30多名官員被魯殺死。
鄒母公得知後很不高興。這時,孟子來到鄒,鄒穆公問孟子:“在這場戰爭中,鄒的人民眼睜睜地看著鄒的官員被殺,袖手旁觀。真是可恨!如果妳殺了他們,他們太多了,殺不完;不殺了它,以後再有這種事,也沒人救了。這種氛圍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妳說我該怎麽辦?”
孟子問:“妳知道為什麽會這樣嗎?”鄒穆公道:“不知道。”孟子壹針見血地指出,人們之所以身敗名裂,完全是這些官員的責任。他說:“當年鬧饑荒,鄒的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就出去躲避饑荒。年老體弱的人死在路上,他們的屍體被遺棄在山溝荒野裏。而妳的糧倉裏糧食充足,衣食無憂。
但妳的下屬對人民的生死漠不關心,不告訴妳災情。他們不但不幫助受害者,反而加緊搜尋和殘害人民。人們怎麽能不討厭這些官員呢?當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人民自然不會去救他們。曾子曾經說過,“註意!妳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妳。妳們的人壹直無法復仇,這次正好有機會。
所以,不要討厭那些人。如果妳實行仁政,關心人民,那麽人民也會關心妳和妳的官員,並會在危險的時候犧牲自己的生命。鄒穆公聽了,恍然大悟,於是開始實行仁政,鄒國逐漸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