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人們像孩子壹樣用手指數。壹個人有兩只手,每個有五個手指,每個有十個手指。所以人們對“二”、“五”、“十”這些數字特別熟悉。
英語口語中的“1510”與手數有關。五減二等於三,五加二等於七。在人們心目中,三少七多。數到三只需要壹只手,數到七需要兩只手。
三代表好運,七象征災難。所以人們說“無論如何”,意思是“無論多少”、“無論好壞”,後來人們就把“三七”這個產物加到這個說法裏,“無論如何”這個諺語就流傳開來了。
從古代漢語中數字和文字的搭配來看,“三”往往指多數、多次,如“三番五次”、“舉壹反三”。“七”和“切”諧音。“切”與“壹”搭配形成“壹切”,意思是概括壹切,無壹例外。
把“三”和表示最多、很多次的“七”搭配起來,就成了“三切(七)”,語氣和情感當然比“壹切(七)”更強烈。“三切”演變成“三七”,按照乘法口訣自然是“二十壹”。
源於歷史故事《戰國策·齊策義》:“臨淄七萬戶,我盜之。下戶有三人,三百七十二萬,不去殺原憲郡,而死臨淄者二十壹萬。”這是蘇秦對齊宣王說的壹段話。蘇秦的算計脫離實際,後人把“不管三七二十壹”當作不顧壹切、不問緣由的代名詞。
由不祥數字三七相乘而得的乘積,是壹個不祥的數字,最初可能是為魏、陰陽師所用,而chèn it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成為“不論三七二十壹”這樣的口語。
據《盧漢文淑史》記載,當魯文書和他的祖父學習天文學時,他的祖父說漢朝的“厄運”發生在“三月七”之間。後來張炎說這是指“37210歲”,意思是從漢初到漢朝,哀帝和平帝都要衰落了。其實還不到210年。
三國時期陳琳的《神女賦》有“漢與三七之建安,蠢而樹敵”的話,意思是東漢建立210年,建安時期會倒黴。雖然這段時間實際上不到200年,不可能湊成“三七”這個數字,但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認為“三七”的乘積是壹個不祥的數字。
太平天國起義發行《田豐秋胡藝》,也有“三月七日妖運終結”的字樣。這種觀點演變了很久,人們逐漸總結出“不管三七二十壹”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