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zá o bí t not u gu ā ng]
【解說】原來西漢的匡衡在墻上鑿洞,是為了吸引鄰居在燭光下讀書。後來被用來形容窮,學習努力。
【出處】金葛洪《西京雜記》:“匡衡字稚;沒有蠟燭好好學習;鄰居有蠟燭,抓不住;平衡是透過墻壁汲取光線;用反射光線的書讀書。”
【例題】古人垂首映雪的學習精神,真的讓我們佩服。